《中国兵学史》是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兵学史》在论述中国兵学的基本内涵、发展阶段和兵学史研究的思路的基础上,介绍了先秦、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兵学思想和著作。
《装甲与法兰西战后法国的坦克装甲战斗车辆》以战后法国研制的AMX—13、ARL—44、AMX—50、AMX—30、AMX—32、AMX—40、AMX—56以及其他装甲战斗车辆的研制背景、设计意图、技术特点、生产服役情况、作战使用历程为主轴,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示了战后法国坦克工业是如何从一片瓦砾中走向复兴和辉煌的。
美国对华政策的形成和发展,有较长的历史。本书研究的重点,是1931--1945年,即本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对中国和对全世界都是有特殊重大意义的。从中日关系来说,这是中华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二次中日战争时期。这次战争,处在进步的时代,中国有了先进的政党,最后以日本侵略者的失败和中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并且使中国朝着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一从国际关系来说,这是凡尔赛一华盛顿条约体系破坏、崩溃和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时期。大国均势战略理论受到批判,普遍安全原则为人们所接受;根据雅尔塔会议最后确定的安全理事会工作程序,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诞生了,旧日的“国际联盟”退出历史舞台。尽管战后两个最强大国家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很快加剧起来,但总的来看,世界的潮流是
巴蜀历来多战争,其特殊的作用不断影响着四川,甚至全中国的历史。由于地理环境独特,四川战争史的基本特点也很鲜明,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本书分为巴蜀古代战场、四川现代战争这两卷,介绍了先秦秦汉时期、先秦的巴蜀战争、辛亥时期等时期的战争,书中的十七幅作战示意图,是参考《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版)改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