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背景下的联美抗苏战略研究》以邓小平外交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国家利益因素的增长和意识形态影响的弱化为主要理论视角,研究上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中国的联美抗苏外交战略的演变。本书的新意在于,从与联美抗苏战略同时存在并与该战略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诸多具体历史案例人手,基于丰富的史料,通过分析它们与中国联美抗苏战略的关系,从多个历史侧面来揭示该战略的实质、影响、后果、特征、前提和所面临的制约,具体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外交中国家利益因素的复杂的复归进程,从而拓宽了这个传统学术领域的研究视野,深化了对始于毛泽东终结于邓小平的这一外交战略的意义和历史地位的理解。
本书对公元前四世纪雅典和斯巴达之间长达27年伯罗奔尼撒战争进行了再解读,作者从现代人的角度对这场战争的起因、过程以及结果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的新颖性。书中时时透出对于武力与文明之间关系的担忧,以及将雅典与当今美国的对比,让人看到作为一名军事史专家的维克多·汉森对于美国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