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红二方面军辖第二军团、第六军团、第32军,由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 第二军团由原在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于组成。1930年7月,红二方面军部分领导人湘鄂西地区的红军第4军和第6军在公安会师。中旬,两军领导在江陵县的普济观举行联席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组成红军第2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并组成中共第2军团前敌委员会,周逸群任书记。原第4军改为第2军,贺龙兼任军长。第6军由邝继勋任军长,段德昌任政治委员。全军团共一万余人。9月,党中央派邓中夏任红2军团政治委员、前委书记和中共湘鄂西特委书记。 第六军团由原在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组成。1933年,湘赣边根据地红军和湘鄂赣边根据地红军一部,根据中革军
《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是建国后部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的专著。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制度中,各个阶段的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的沿革、发展,力图揭示其发展规律,探索其内在的发展动因,同时介绍了几十部著名的古代兵法著作,并配有150余幅图片。为与研究现代军事思想史相衔接,还概略介绍了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军事思想,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对于马家军阀影响西北半个多世纪的史实及其是非功过,必须全面考察,客观分析,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历史是延续不断的,前后之间,多为因果关系,马家既然当权施政,必然会留下其痕迹,对后来产生影响,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缺少了这一阶段,历史便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只有全面地弄清了过去。才可以更好的把握现在,有缺陷的。只有全面地弄清了过去,才可以更好地把握现在,发展将来。 这本《西北马家军阀史》,初成于1989年。作者师纶先生,是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作者下苦功夫,广泛搜集,各方采访,力求不遗漏重大资料。在纷繁庞杂的资料中,进行筛选、辨析、订正,以实事求是精神,务求真实、准确。
内容简介
硫黄岛战役是二战太平洋战场上具有决定性的战役之一。太平洋舰队陆战队司令,海军中将霍兰?史密斯称其为“陆战队历史上进行的最野蛮并且是付出代价的一次战役。”陆战队员殊死拼搏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战役。硫黄岛位于B-29超级堡垒轰炸机飞往日本本土航线的中间位置,因而对美国空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岛上有两万名拼死守岛的日军,攻打硫黄岛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本书从战争的起因到艰苦斗争换来的战果进行了全面记述。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以北宋前期对辽作战为研究对象,从战略思维与文化、战役法、战术传统等层次分析宋辽战争中的成败关键。系统借鉴当代军事战略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有机地结合原始史料进行分析,不仅厘清了宋初军事史中若干疑点,而且跳出了传统史学叙述中以“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或“先南后北”等粗略解释北宋对辽战争屡屡受挫的窠臼。提出,宋初对辽战争在不同时期体现出急速攻取、弹性防御、弭兵休战等不同取向和特征,其间也曾掺杂着和平外交解决的努力和可能性。而这些特点的出现又是从不同层面上受到战略思维、五代军事传统遗留、文人政治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北伐战争,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著的《国民革命军北伐亲历记》收录了聂荣臻、唐生智、李宗仁等北伐战争的亲历者的回忆文章,生动而翔实地记述了当时的形势、战役经过和战斗情况,是研究北伐战争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n本书以德国的历史为主线,详述了自19世纪后半叶至二战期间欧洲各大国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首次以普法战争为起点解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作者并未详细描述诸多战争过程,而是侧重从历史、战略、外交、技术、经济等宏观角度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剖析大国战争的逻辑。 n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为了战争而制定的种种军事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叙述了中国历代军事方面的一些基本制度,如兵役制度、武器装备、军队编制、军队部署以及调遣指挥、交战规则、军法、战略战术的基本特色等。 本书没有拘泥于细节的考证,而是从大视解来看问题,帮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特性,概括这些制度基本的得失,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