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写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书中收录了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个人保存资料等,记述了1919年一战结束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的影响世界局势变动的重大国际事件和进程,情节风云变幻,引人入胜,可读性很强,同时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本书构思严密、文笔优美、语言精彩、卷帙繁浩、气势磅礴,是丘吉尔富于代表性的一部力作,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被抢购一空。丘吉尔因此著作于1953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致辞中说: 一项文学奖本来意在把荣誉给予作者,而这一次却相反,是作者给了这项文学奖以荣誉。 这句话恰好诠释了这部回忆录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心目中的地位。书中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包括当时还只是个传令兵的希特勒、凡尔登战役中被俘的戴高乐、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纪德、时任法国总理的乔治 克列孟梭
一位退伍军人向他的孙子讲述的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没有夸夸其谈,只有扣人心弦、残酷的诚实。 本书整理并讲述了汉斯 卡尔(Hans Kahr)对二战东线战场的战后回忆和战时记录。 汉斯 卡尔1925年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被征召入伍,成为德国国防军第3山地师第138山地猎兵团的机枪手,在战争后期被派遣到东线战场。书中回忆了汉斯作为新兵在前线学习生存的过程,讲述了汉斯在东线战场残酷的战斗,以及被俘后作为战俘的经历。书中还介绍了战前奥地利小农家庭的生活和当地传统习俗等。 书中没有很激烈的语言,从一位普通士兵的角度,将战争的残酷一一展现,留给后人的是警醒和珍惜。
李峰著的《决战朝鲜(白金珍藏插图版上下)》是一部全景式再现朝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成因、决策过程、五次战役及板门店停战谈判等重大事件,包括战前国际国内形势、重要战役战况、双方将帅决策过程及这场战争中涌现的堪称“军神”级人物,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同时,本书通过翔实的史料全面揭开朝鲜战争台前幕后的诸多历史真相,如中美苏朝优选领导层的博弈较量,朝鲜人民军南征的真相,中国出兵朝鲜真相,中美军战力真实对比,苏联对华军援、空军参战的内幕,志愿军战俘的真实境遇,板门店谈判过程等等,破除了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真实出彩。 本书曾被广大军迷誉为朝鲜战争题材国内品质扛鼎的作品,畅销近30万册。本版在原有精彩内容
`一部军事理论史上的里程碑 一部阐释三千年来战争真相的军事史经典 《西方三千年战争简史》是英国军事理论家李德 哈特的经典之作。李德 哈特详细研究了上起希腊罗马时代下至二战的二百八十多个西方军事史上的著名战例,并对这些战例进行研究,还原其中的奇谋鬼略。通过研究,作者总结出了对现代军事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的 间接路线 概念,通过对二百八十多个战例的总结归纳,作者提出间接路线才是现代军事理论中最有效的军事战略模式;在此基础上,他还构建出了一套全新的战略理论体系。此外,作者还率先对原子能时代的大战略以及游击战等战术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英国皇家海军,从无畏舰到斯卡帕湾》以 战争背后的战争 的颠覆式写法,对1904年至1919年 费希尔 时代的英国皇家海军作出了真实又生动的精彩记录,是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并重的传世经典。本系列共五卷,此为第三卷。 本书第三卷围绕着1916年5月底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展开,从战前大舰队的准备,战时的表现,一直延伸至战后的检讨与改革。同时本书也包括了日德兰海战结束后,英国海军已经开始面临的德军潜艇战威胁,以及由此导致的海军部高层洗牌。
《军政名人的最后岁月》以大量生动、真实的细节展现了开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感人场面,讲述了人民解放军进入北京城,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定都北京,选定国旗、国歌等诸多内情,再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还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恢弘历史场景。
本书探讨了1792—1815年期间法国、普鲁士、俄国、奥地利及英国军队的战术体系,系统分析步兵、骑兵、炮兵的战术及威力。就军队五大兵种的横列、纵队、方阵等重要战术提出了论点,还就步兵及骑兵战术使用时机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与普鲁士、俄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军队进行了横向比较。
该书着眼以军队现代化的未来目标,经过对我军发展历程地深入研究,提出了“第三次现代化”的立论。作者着力把握军队信息化发展趋势,对中国军队第三次现代化的目标定位、道路选择、保障条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部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基点,集中破解了未来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作者在深入研究中,突出重点,大胆创新。全书没有拘泥于已有的军队现代化研究成果,在深刻分析和研究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原创性的思想观点,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著。
《“二战”》是一套为青少年及历史爱好者讲述“二战”历史的百科类图书。作者彼得?达尔曼作为英国最著名作家和战争史专家之一,于2012年撰写了这套战争史丛书。本系列图书(6本)讲述了这次大战的发源、经过、一些重大战役的细节以及在这次战争中,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情况。作者通过详尽清晰的史料,性的文本记录与照片,对发起“二战”的日本、德国等进行了严厉谴责,弘扬了二战中反法西斯各国为取得正义的胜利而做出的贡献。 日军偷袭珍珠港、闪击东南亚……《偷袭珍珠港》作为系列图书第二个分册,着重描述了日本在亚洲地区发动侵略战争的前因以及在战争初期入侵中国、偷袭珍珠港、抢占东南亚的一系列战争细节。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日本在“二战”中的残酷行径有一个深刻而直观的认识。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