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极为重要的一场战役,堪称历史的拐点,是中美双方王牌部队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场决战。 70余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身穿单薄棉衣,在长津湖接近零下40度的严寒中与美国王牌师 陆战一师展开了一场长达28天的大战。战役的残酷程度超出了所有参战人员的想象,武器和战术的较量终演变成双方意志力的殊死抗争。这场战争,这也成为中美两国军人永远无法忘怀的惨烈记忆,成为战争史上引起许多唏嘘感叹的经典战例。 本书如实地记录了志愿军血战长津湖的战况,大量战斗情节和丰富战场细节来自亲身参战的老志愿军的口述以及美军的回忆资料,真实可信、令人震憾。他们是历史见证者。
本书是一名普通德国士兵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讲述作者在1942年至 1945 年德国与苏联惨烈战争中的真实个人经历,语言朴实生动,因而深具震撼力。他参加了德国与苏联的几乎所有重要战役,以及德国本土的防御战,他的回忆侧重描述这些战役的细节和士兵在残酷战场上的心理感受,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纽约时报》评价说: 读完此书的任何人都永远不会忘记它。 许多读者认为是 震撼人心的战争回忆录 。本书一直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陆军与参谋学院列为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荐阅读图书。
《图说一战二战》内容简介:当人类文明遭遇邪恶的利刃与枪炮,绿色的橄榄枝瞬间枯萎。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难以统计的人力、物力消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回顾两次空前浩劫,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更可以吸取历史教训,更深入地反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战争与和平等问题。《图说一战二战》作者凭借个人深厚的军事素养、丰富的手资料、当事人的访谈记录等,集多年之功,推出了这部全真插图战争史巨著。它是对人类历史上两次致命冲突的权威记录,对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小战役均有翔实的叙述,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为读者呈现不一样的战
该书为本详细介绍1888-1918年德国帝国海军的著作。在对德国海军雄心壮志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叙述之后,前两部分对提尔皮茨建造足够强大的战列舰队来挑战英国皇家海军在北海的霸权的计划进行了分析。作者在欧洲背景之下对舰队、战舰及海员的态度进行了展现。后一部分描述了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在本土水域及深海的战略战术问题,对于支持战舰作战与支持潜艇作战的两种观点进行了评析。该书对于我国海权的研究及海洋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整整70年前,为争夺丛林、争夺道路、争夺生存而发起的缅北、滇西抗战,以日军的全军覆灭、中国远征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当时有人说:缅北抗日的胜利是盟军会师东京的先声;从缅北重新打通的国际通道是直捣东京的胜利之路。 但是,人们是否记得,在缅北和滇西的茫茫丛林里、漫漫公路下,曾经躺下的中国远征军10万余具遗骸;是否知道那场战争的艰困、惨烈和悲壮? 从1942年2月开始的*阶段作战,短短5个月,中国远征军投入10万精锐,结果惨败而归,损失战斗人员一半以上。曼德勒大撤退,杜聿明的部队挣扎在尸体横陈的野人山中;戴安澜、胡义宾、齐学启等将军在撤退中殉国;而丛林里的女兵们成为*不幸的一群人
1944年夏,侵华日军 一号作战 计划中的 长衡会战 进行得如火如荼。从6月23日到8月8日,方先觉率国民革命军第10军一万七千勇士以孤军守备孤城衡阳,在炎炎盛暑之下,与十余万之众的日军虎狼之师殊死奋战四十七天,击退了日军优势兵力的多次进攻。弹丸之地的战场上,第10军阵亡六千余人,日军阵亡近两万,战况惨烈空前。是役,日军损兵折将, 打通大陆交通线 作战计划被严重迟滞。因无法按时攻取衡阳且伤亡惨重,东条英机军人内阁倒台。 正如时文所称: 衡阳驻军及人民,乃以英勇姿态,展开抗战史中最光荣之一页。相持四十八日(按:实际四十七日)不徒予以后方以从容布置之时间,且使太平洋美国毫无顾虑而取塞班岛。东条内阁穷于应付而急遽崩溃。 衡阳失陷后,日军遂以十余岁的孩童作为新兵补充参战的各师团,日本陆军精锐在此一战役中可说是
本卷是《话说世界》第14卷。叙述了帝国的争夺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势力范围进行了重新的划分。附:《话说世界》全套书20卷,每卷约25万字,并配450幅左右精美图片,时间跨度从史前至2017年(出书前截止)的世界历史。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史、艺术、宗教、科学、社会日常生活等。详实充沛地介绍世界历史的方方面面,全景展示世界历史的曲折发展轨迹,并以丰富精美的图片再现历史现场。全套书以历史史实为准绳,客观中性地用故事来叙述历史,以史家通识为依据。
一头通体创伤的大睡狮,在被啮噬欺凌了6年之后,终于一声怒吼,蓦然惊醒。 15个月战略防御大血战,中国军队以血、以肉阻挡着强大的日本侵略军。 是战,是和?政治家、军事家频频亮相,纵横捭阖。 淞沪、忻口、徐州、武汉,几场大会战交织博杀,空前惨烈。中国军人战死沙场,笑卧九泉。血色的天空,血色的大地,血色的江水,敛住了日军 太阳 的血光。 国民党高级将领齐登场,孰优孰劣战场上见。佟麟阁、赵登禹、郝梦龄、王铭章 鲜血浸透将军服,成功成仁;韩复榘、香翰屏、李服膺 ,数十名高级将领倒在法场上,落得骂名千载。 一曲悲歌、一曲壮歌,读来让人感慨万千,荡气回肠。
太平洋战争 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同盟国的美、英等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至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还原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本书系 太平洋战争 系列第七部《钳形攻势》,主要叙述了马绍尔群岛战役、突袭特鲁克、英帕尔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等内容。
太平洋战争 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同盟国的美、英等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至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还原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本书系 太平洋战争 系列第六部《美日对决》,主要叙述了巴布亚半岛战役、猎杀山本五十六、新乔治亚群岛登陆战、开罗会议、血战 塔拉瓦 等内容。
《虎贲独立师:国民革命军第140师抗战纪实》作者与第140师许多尚在的老兵多有接触,私交甚好,有机会面对面交流。《虎贲独立师:国民革命军第140师抗战纪实》许多内容来自老兵的口述。老兵们当年闻义赴难,朝命夕至,以血肉筑长城,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心仍坚如磐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的精神。他们不是英雄,谁是?为英烈立传,为英雄正名,是《虎贲独立师:国民革命军第140师抗战纪实》的着眼点,亦是作者的心愿。
太平洋战争 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同盟国的美、英等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至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还原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本书系 太平洋战争 系列第八部《日本溃败》,主要叙述了东条内阁垮台、血战贝里琉、麦克阿瑟重返菲律宾、莱特湾大海战、决战吕宋等内容。
1942年3月,斯利姆接到远在巴格达的上级司令官电话,要求他三天之内飞往印度。之后英印军总司令部又将其调往缅甸。在那里,仰光刚刚陷落,英国军队艰难脱险,地面和空中两个方面的形势都令人十分焦虑。斯利姆临危受命,出任英缅第1军军长。 当时英军在缅甸存在诸种问题,如空军司令部 设在加尔各答,而陆军司令部设在曼德勒附近的眉苗,斯利姆认为这不利于地面和空中协同作战。繁冗低效的司令部、先后有五个不同的上级司令部轮流负责缅甸的防务和后勤补给、作战指挥一直分离,种种问题一直妨碍着英军的对日作战。此外,还有在丛林战方面训练不足、兵力和装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紧迫的形势下,斯利姆冷静分析作战目标,*终拿定主意,决定反击日军。 从马圭 东敦枝一线的反击战惨败到撤退印度、士气低迷,从接管新组建的英印第15军、厉兵
济南战役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歼济南国民党军的著名城市攻坚战。 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0.4万人,解放了济南及长清、齐河、历城3座县城,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军据守大城市的信心。
与一般的极具个人主观色彩的二战将帅回忆录不同,本书是由联邦德国军事研究协会组织编写的二战官方战史,代表了战后德国官方见解与学界水准。 本书由10位战史专家执笔,其中有的是参加过二战的宿将,有的是研究战史的专家。钮先钟先生写的译者序言收录其中,向读者介绍了为何这本书在二战军事史上是如此重要。在书的序言中,隆美尔元帅的参谋长斯派达尔将军精道地界定了何为决定性会战,之后阐述了决定近代战争的各个因素,可谓本书的点睛之笔。之后是战史和16幅精微作战地图,介绍了德军二战的十大战役,如敦刻尔克、不列颠、克里特岛、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地中海、诺曼底、阿登战役等,德国战史专家深入解答了一系列决定二战德军战争方向的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德国要如何实现统一?由谁来支配欧洲?如何应对英、法、苏?希特勒的军事
【内容简介】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中国抗战进入更加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这一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随枣会战、上高会战、鄂西会战 相继展开,形成空前惨烈的拉锯战常德会战,中国守军8000余人,面对3万日军轮番进攻,苦守16昼夜,直到弹尽粮绝,生还不足百人:会攻南宁的前哨战,经12天激烈争夺,中国军队以3信于敌的伤亡收复昆仑关,见证了南宁会战*残酷的厮杀中国远征军*阶段入缅作战,在缅北遭遇惨重伤亡,3个军10万人仅剩下4万残兵这一时期,著名的抗战将领张自忠、戴安澜将军,以及上百万国民党官兵倒在杀敌卫国的战场上这一时期直到湘西会战拉开反攻的序幕,中国抗战终于迎来胜利大受降家国之殇,民族之魂,这是血肉铸起的历史丰碑。
莱芜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 此役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军、7个师,共5.6万余人,解放城市13座,使山东解放区的渤海、鲁中、胶东三区重新连成一片,并迫使山东国民党部队1个多月不敢出动,为华东野战军赢得了休整时间。
本书客观、深度还原了国民党抗日首席王牌七十四军的真实面目! 在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中,有靠嫡系上位的,有靠美式先进装备称雄的。只有第七十四军,是真正靠自己本事在抗日战场上打出来的主力之首的名号。 在抗日战争中,第七十四军曾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豫湘桂会战等多项战役,在正面战场参战时间长,歼敌多,战功。它多次挫败日军,曾有 抗日铁军 的称号。这支部队出现在哪里,哪里就能出现转机,日军因此称之为 虎部队 (虎の子),在战场上畏之如虎。 本书以抗战时期的第七十四军为主线,在揭秘这支赫赫有名的部队的成长内幕的同时,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表现了正面抗日战场的全景,在还原抗日战场真实细节的同时,与众不同的新写法定会让你大呼过瘾!本次增订版,除增订了近万字内容外,还增加了近百
本书以亲历者口吻讲述了人类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天 1944年6月6日。在这一天,来自12个不同国家的近16万士兵踏上诺曼底,和据守海滩的德军展开了一场有史以来*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 诺曼底登陆。这一天,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在这充满惊险和考验、勇气和牺牲的24小时里,作者瑞恩精心重现了诺曼底登陆前后的决定性时刻,用无数生动而又富有戏剧性的片段串联起了这一天发生在法国北部海岸的种种故事,故事的中心除了激烈拼杀的盟军和德军,还有身处其中的法国地下组织和普通民众。 瑞恩用数年时间,亲访1000余名诺曼底登陆战的幸存者,包括盟军和德国双方的高级将领,黎明前空降诺曼底的伞兵,挣扎上岸的步兵,以及据守海岸的德国军队,以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笔触和 我在场 的视角,写就了这本 每一个细节都经过证实,每一页文字都牵
本书为饕书客 战争特典 书系之018册。 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发生在19世纪中期,却对当今世界形势影响深远的大国战争。它是 欧洲历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 ,是近百年间*一场几乎所有欧洲大国都有所参与的大战。 本书以时间为轴,详细梳理了克里米亚战争的脉络,揭示了其历史原因和爆发背景,全书图文并茂,既有生动的历史细节描写,各色人物刻画,亦有宏大的观察视角。全向读者呈现出一部有点有面的克里米亚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