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新疆出土的古迹文物图案纹饰着手来探索、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及其在新疆古代文明发展中的影响,内容西域龟兹石窟群、西域高昌石窟群。
《大乘起信论》,略称《起信论》,是佛教的一部论书,大乘佛教的概论之作,相传为马鸣菩萨所作,由真谛译出。内容凡一卷,全文一万一千字左右,是对隋、唐佛教影响很大的一部论著。汤次了荣教授根据以往各家注释著成《大乘起信论新释》,内容分为和译、字义、要义、详义四段,沟通渊文奥旨,使学者易于揣摩领悟。丰子恺居士译为汉语以广流传。
本书是中世纪经院哲学之父安瑟伦著作的选集,包含安瑟伦最重要的三部作品:《独白》、《宣讲》和《上帝何以化身为人》。前两部作品是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之证明的姊妹篇,尤其是《宣讲》中的证明,被后世称为“本体论证明”,在西方思想史上影响极其巨大;《上帝何以化身为人》是安瑟伦完整、系统地论述基督教神学中的论教义的著作,该书被认为是开创了论教义历史的新纪元。此外,安瑟伦的《宣讲》发表以后,在当时就受到了僧侣高尼罗的反驳,而安瑟伦针对高尼罗的反驳写了答辩词,我们也将它们完整地翻译出来,作为《宣讲》的附录。三部作品均从拉丁文原文翻译,也是汉语学界有关安瑟伦著作的次较为系统的译介。通过这三部作品,我们既可以领略到安瑟伦作为基督教神学家对信仰的深情和热忱,也可以领略到他作为哲学家的明晰和敏锐。
夫五行生克之论,创自汉儒。至唐李虚中,乃以天干地支配成八字,专取财官印绶,论人之得失。迨后诸贤,又著天官、紫微、神禽等书,互会参用,纷纷不一,而命学灿若列眉矣。但学者不潜心领悟,故其术皆不能中肯。余于搜辑诗文之暇,亦颇涉猎命学诸书。乃友人持《栏江网》善本谓余曰:“某欲著简易确切之说,以为后学之楷。此本秘之行箧久矣,以此权量人之富贵,往往有验,子可为梓之,以为子平书之小补。”余批阅一遍,审其义理精辟,取舍恰当,实有得五行生克、八卦错综之妙,因不揣简陋,细加编辑,视其繁者汰之,略者增之,去其鲁鱼亥豕之讹,使阅者了然若诸指掌。此真命学之指南,子平之模范也。乃更其名曰《穷通宝鉴》,因序其颠末于简端,以付梨枣。庶不没作者之初心,抑以广君子知命之学之意云耳。
刘金亮、王力军编著的《焦氏易林探秘》是《焦氏易林》研究目前的一座新高峰。 必将引爆当代《易林》热,学术的和数术的两股热潮。 为进一步拓展《易林》研究开拓出一条新路。 《易林》林辞内校法的利器。 研究《焦氏易林》林辞创作规律的新视角。 打开象数易学的方便之门。 通过本书你会明白,《焦氏易林》的功能也象《易经》一样,有四端: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意思是,看重它的文学价值的,推崇它的文辞、诗学之美;看重辩证法的,推崇它的变化运动规律;看重发明的,推崇它的意象灵感启发;看重卜筮的,推崇它的功能。
暂时没有内容
《美的历史》是全才大师艾柯历时45年的经典巨献,已被译成28种语言,。《美的历史》不从任何先入为主的美学出发,而是综观数千年来西方社会视为美的事物,做多层次布局,呈现美的脉络,审美之旅。全书以主叙述带出源源不绝的绘画、雕刻作品,并长篇征引各时代的作家与哲学家,书前附上多页依时代顺序安排的图片对照表,使自古以来的对于“美”的观点之演变史一目了然。作者以独到见解,将美于时代洪流中抽丝剥茧,对美的发展历程做广博精辟的说明,广及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呈现方式具独特的质感、美感,随处展现着美学大师的真知灼见,俨然一部不可多得的收藏宝典。 这部极度精美、份量十足的作品,提供读者多层次的路径,包括流动的文字记叙、绘画与雕刻等丰富的例证,另也将每个时代的作家、哲学家所摘选以及比较的说明内容收录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的合称。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些是古代必考的内容;而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礼》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立于宋代,五经之名始称于汉武帝时。
《重建经验世界(胡塞尔晚期思想研究)》主要是对胡塞尔晚期思想的研究。 《重建经验世界(胡塞尔晚期思想研究)》认为,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并不是一种主张世界虚无化的主观主义哲学,相反,它恰是一种与世界相关的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的整个先验现象学体系,就是要通过现象学的方法,从先验主体性出发去构造一个合理性的经验世界。尤其是在他的晚期思想中,重建经验世界的问题更加成为了现象学的一个中心问题。 《重建经验世界(胡塞尔晚期思想研究)》认为,胡塞尔的晚期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自我学、生活世界理论和逻辑谱系学。通过自我学,胡塞尔首先确立了作为存在意义先验起源的“先验自我”,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构造起了“他我”的世界和“交互主体性”的世界;通过生活世界理论,胡塞尔对近代以来的实证的自然科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