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论语》章句为骨架,结撰成一篇篇活泼生动,复启人深省的故事。作者精研《论语》,悉心揣摩,以丰富的想象、精妙的语言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笔触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两千五百年前孔门师生的音容笑貌、气质精神,尤其是伟大而感人的孔子形象,至今犹令人感奋不已。 《论语物语》一书,在日本已被公认为日本汉学的经典文献。本书作者下村湖人于明治维新之后西学狂热、民众精神堪虞之际著作此书,欲借孔子的智慧提高日本人民的道德。本书译者亦怀抱振兴民族文化之志向,以“韦编三绝”的精神译写此书,在不损原著精神的原则下,使之更合于史实、世情,更方便读者的阅读。相信这本凝聚了著、译者心血的杰作,必能使中华文化之精义更深入人心。
黄宝生译注的《梵汉对勘究竟一乘宝性论(精)》为《梵汉佛经对勘丛书》之一。《究竟一乘宝性论》或名《大乘无上续论》(简称《宝性论》)为弥勒尊者依佛陀教言所著,主题为“每位众生皆具有佛性”都具有成佛的种子,此潜能能显现,因此每个人都具有证悟的本领。证悟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不清净、部分清净部分不清净、全然清净。《宝性论》的主题便是解释证悟本质在此三不同开悟阶段的特性。
本书是为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而写,同时也出自作者对早年崇拜的音乐家瓦格纳的失望情绪。全书用格言体写成,分两卷。卷共九章,从各方面探讨了世界与人生的基本问题。第二卷的两个部分《见解与箴言杂录》和《漫游者和他的影子》,继续作者在卷中开始的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及其影响下的西方文化的全面批判。作者一方面肯定人性中值得肯定的方面,希望挖掘人的潜力,使人类变得更;另一方面又对人性的弱点和缺点,尤其对西方文化传统下形成的这种弱点和缺点,进行了尖刻的讽刺和挖苦。作者寄希望于“自由精灵”,也就是能传统思维方式、传统道德观念而自由思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