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是古罗马帝国皇帝玛克斯 奥勒留的一部哲学思考札记,全书以格言体写就,分为12卷,共497则。各卷无明确的系统划分,各则之间也没有确切的联系,有的很简单只占一两行,有的多至数十行。 沉思录 的名字是后人添加的,这部书原本不是为了出版给人看的,只是作者和他自己心灵对话的记录,也是作者 每日三省吾身 的记录,所以其内容深刻而朴实诚恳,颇有启发意义。作为古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的末代皇帝,玛克斯 奥勒留不但是一个智慧贤明的君主,同时也是哲学流派斯多葛派的著名哲学家。而这部《沉思录》正是斯多葛派的传世代表作。 《沉思录》原书为古希腊文,在很长的时间里以手抄本流传,1588年开始公开出版。译本很多,仅英译本就不下数十种,现行中译本多由英文转译而来。本版《沉思录》为翻译大家梁实秋在深入研究多个英译本后
本书是克氏教诲的精选,诸多内容内地读者都不曾接触。对于尚未领略克氏智慧之光的人而言,它是*入门读物,深入浅出,完整详实。对于已经入门的读者而言,它是深化之书,厘清困惑,涤净烦忧。*值得再三阅读,细细品味。 你可曾安静地坐着,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劲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着?这时你会听到各式各样的声音,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近在咫尺的细微声响。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会发现自己的心在不强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份转变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识。
两代北大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思维操练的方法 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本书精选自普鲁塔克的《道德论丛》,由政治哲学博士候选人、播客 独树不成林 主播仲树参照古希腊语和英语精心翻译。书中另附译者撰写的万字长文导读及大量辅助理解的注释。仲树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普鲁塔克的智慧娓娓道来。如何从敌人身上获益,如何区分真朋友和谄媚者,如何保持心灵的健康 关于这些问题,这本书都将为你提供启发和指引。
本书邀请了两位顶尖学者,在全球一流学府哈佛大学,进行了八次诚挚交心的智趣对话,涵盖了教育、旅行、乡愁、痛苦等主题,带来一堂当代人找到自我确认的必修课,展开了一次关于自我认同的探索之旅,并指引我们如何在悬浮的时代重建自我的锚点。 两位作者结合历史、自然、科技、文化、政治、哲学、社会学等众多元素,通过对人与世界重大问题的对话与追问,解读社会的发展与复杂性,解析时代与自身的困惑,反思我们的处境和对自我的认同与理解,为进退失据的现代人在确定性和开放性当中找到第三种可能性,启发我们以新的视角探索自我和世界,更好地做出对自我的一种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思考。
《在绝望之巅》是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E.M.齐奥朗的初试啼声之作,写于作者饱受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时期。齐奥朗在其中对种种形而上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主题涉及荒谬、异化、抑郁、失眠、爱情、狂喜、苦难、贫穷、善恶等。本书以一种新奇的、抒情的、反体系化的哲学风格,奠定了齐奥朗的创作基调,作为这位现代哲学家的思想源泉,意义重大。 《在绝望之巅》既是齐奥朗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他非常受欢迎的作品,精致的散文语言、断章体的创作形式和悲观的哲学思想有机结合,表现出荒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态度,对西方知识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书系统的介绍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学和语言学方面所做的贡献,着重展示了维特根斯坦是如何清晰的论证了语言边界的存在,肯定*价值和人生意义都在语言边界之外,以及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边界之外的不可言说之物可以在生活里显现的理论依据,这种神秘的显现为维特根斯坦揭示的神秘意涵等内容。本书旨在通过精选出维特根斯坦的经典思想,辅以编译者的理解和诠释,引导读者认识哲学思辨的局限性,并通过阅读此书,在各自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以在未来生活的某个时刻见证不可言说之物显示自身。
2002 年明就仁波切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查德 ? 戴维森主持的实验研究,被测出大脑中的快乐指数在禅定状态中跃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让科学家以为仪器坏了,被《时代周刊》杂志誉为 世界上*快乐的人 。 享誉世界心灵导师、禅修大师明就仁波切,在《世界上*快乐的人》一书中,阐述了他是如何通过佛法禅修克服童年时代的恐慌症,获得内在真正的快乐的。他首先描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禅修困境与状态,然后通过个人体验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揭开快乐的秘密,*后给出具体的方法,以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的身体感官知觉去做各种禅修练习,达到非比寻常的快乐。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描写的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真实事件: 一位普通病人凯瑟琳因焦躁来到魏斯医生处治疗,却在被催眠后惊现86次生命轮回!这一事实不仅改变了病人,也让心理催眠师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后,信奉科学的医生甘冒职业风险,记录此书,透露生命的不朽与真义。 奇迹仍在上演,上万读者参悟生命真谛,改变命运的连锁反应仍在传递中
面对孤独,人们面对其中的种种难题常常感到困惑。一方面做不到绕开或无视这些困惑,假装无惑地生活下去;另一方面又不安于就此这么困惑下去,久受其扰。 作者陈果将这些困惑当作自己人生的功课,用哲学思考的方式去梳理、剖析、解惑,帮助读者了解孤独,更好地拥抱孤独,成为更好的自己,以此更读懂生活,也更热爱生活。 《好的孤独》是一本哲学通俗读物,精选了哲学博士陈果十多年的生活思考与教学心得,囊括了她的思想精髓。整本书包含了很多孤独者对生活、对生命、对自我、对世界的困惑与追问,陈果用八个章节循序渐进,为孤独者指出了一条逻辑自洽的明路:好的孤独,让你更懂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本通过进化心理学理论来印证佛学观点,进而帮助人们发现更真实的自我、收获人生大智慧的哲学类书籍。本书是美国进化心理学家、全球百位*影响力思想家之一的罗伯特 赖特多年研究与实践所成,书中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通过进化心理学的知识求证佛陀当初说的关于人类的5大认知真相: (1)我们的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基因的设定就是不满足(苦) (2)快乐和烦恼都是 感觉 (无我) (3)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无常) (4)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空) (5)我们能够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冥想)。并教会我们通过正念自控训练冲破大脑错觉,实现与各种感觉的剥离,从而摆脱烦恼与痛苦,变得更智慧,更幸福。
《全然的自由》是全面介绍克里那穆提一生教诲的言论,也是一部广泛而根本的作品集,总括他一生中不同阶段对自我、冥思、爱、冲突烦恼、生死奥秘、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等的真知灼见。
《西方哲学十五讲》从古希腊哲学讲到黑格尔,囊括了目前经典西方哲学的主要阶段。作者功力深厚,立意在于对非专业学生进行哲学史的导引和普及,语言浅易,叙述生动,在通俗、流畅中又富于思辨,显示出哲学史本身的特点,即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在结构安排上并未按人物或纺年展开,而是学派与大师相结合,在每个阶段重点介绍核心学派,同时为划时代的大师如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设专章。
你知道什么是逻辑吗? 现代人常说的一个词汇就是逻辑,但逻辑到底是什么?是电视剧中神探长达1分钟的分析,还是以 因为 和 所以 为关联词的句子呢?逻辑遍布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大多数人对它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演绎法作为逻辑学中ZUI基本、ZUI常用的方法之一,也因此一直保持着模糊的形象。 本书是一本专为中国人打造的逻辑科普书。作者通过70个有趣的事例,从演绎法的原理、推导、论证到应用,带领读者逐步认识并掌握演绎法,识破现实生活中的伪逻辑,感受逻辑思维的独特魅力。
★《善恶的彼岸,一种未来的哲学序曲》于1886年*次出版。在本书中弗里德里希 尼采试图界定 善 与 恶 两个相对的概念,并由此来区分道德与非道德的判断标准,进而构建一个全新的道德体系。 ★他创作本书是为后面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做准备,《善恶的彼岸》可以说是尼采在建立一种全新道德体系中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其本人哲学理念中根本的一部分,是与 查拉图斯特拉 几乎同时诞生的能够解释其哲学精神的重要作品。 ★作者发现当时的人们都在努力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符合古时的道德标准,但这中间存在着一些必然的矛盾,于是人们不得不在道德标准和社会现实之间进行调节。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促使作者想要寻求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也促成了本书的出版。 ★《善恶的彼岸》可以说是尼采心中未来哲学的宏大序曲,他用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
《传习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 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此版在叶圣陶注释的绝版版本的基础上,重新整理,查缺补漏,再做修订。确定新高度,再现大师眼中的大师,专业性毋容置疑。
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后,只有拥有一颗受过训练的心,才能得到安乐。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因而要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而我们要如何演好自己的戏,又不妨碍他人演戏? 在《生命这出戏》中涉及众多的人生问题和生活中的寻常事物,希阿荣博堪布开阔又致密地引导我们每个人如何锤炼一颗心去离苦得乐,随缘自在,发现自由。 我们将由这股潜移默化的力量指引,挣开痛苦与欲望的汪洋去发现内心的善良与慈悲,我们也将变得惜缘、坚定、平静和富有智慧,从容把握和过好当下的人生。
《洪丕谟精品集》首先推出的6本著作,虽说不能涵盖丕谟涉及的所有领域,却也尽可能地从书法、佛道、中医、养生、风水等多个方面体现他的文化贡献。在这些著作中,丕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入浅出、灵动自如的文笔,或高屋建瓴,或纵横捭阖,充满智慧地从不同的角度,把读者带入到一个个别具姿彩的洞天福地。尽管这些著作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可至今却依然熠熠生辉,散发出无穷魅力。《风水应该这样看》为丛书的其中一册。《风水应该这样看》由洪丕谟编著。
宫位是依据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地点不同,而将天空分成不同的区域,和星座依太阳运行的固定划分是不同的。十二宫代表生命不同的区域,代表人生不同的经验,也代表生命不同能量的出口,如果遇到困难的出口,也就是我们要去修炼的部分,这也是自我觉察的法门! 本书开风气之先,详细地介绍了各个宫位的内涵,具体地阐述了各个宫位所代表的具体情境及各行星落入其中的不同意涵,对于天体循环有专业及深入的见解,颇受占星学子和执业占星家的喜爱,是毎位占星爱好者的***之书。 霍华德.萨司波塔斯的方法兼具心理学和精神性,他至今仍然是*影响力、为人喜爱的占星家之一。
古往今来,你信不信每个哲学大咖的背后都有一只脑洞大开的狗狗?狗狗思考的哲学问题,是成就这些大名鼎鼎的哲学家的关键。 从西方哲学三大奠基人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东方圣人孔子、兵圣孙子,再到自由主义之父洛克、启蒙运动泰斗伏尔泰、存在主义创始人克尔凯郭尔、西方现代哲学开创者尼采、存在主义的重量级人物萨特等,这些哲学大咖三观的形成,其实都依仗着他们的狗狗。狗狗看待世界的方式直接决定了哲学家理解世界的方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狗狗?这些狗狗的脑洞究竟有多大?它们又是如何认识和观察世界的?作者跟随狗狗的足迹,以独特的视角带你认识熟悉却又陌生的世界。
终极的开悟才是终站! 本书前所未见地以精确细腻、诚实探究的心理学语言,完整地具体描述了逐步揭露内在*之境的历程。十四篇自在流动的日志,记录了难以言喻的、珍贵而真实的证悟旅程!
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是20世纪卓越的灵性导师,一生在印度和西方世界传播他的教诲,他坚强无畏,言论和著作无法归属于哪一种宗教,既非东方也非西方,他一直启发人们自我觉察和探索,以及放下自我、宗教与民族的局限与制约,通过个人的意识转化,以获得单纯而开放的心灵。他的智慧和洞见不断吸引全世界各地的人士。但是他一直宣布他不是权威,他解散为他设立的 世界明星社 ,宣布真理乃 无路之国 ,任何一种形式化的宗教、哲学、宗派都无法一窥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