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是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理想国》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譬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加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问题,几乎都是普通人一生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作为20世纪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的雅斯贝尔斯并没有像另外一位哲学家海德格尔一样在中国备受关注,跟在欧美并没有什么两样。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没有像海德格尔众多目前执教于世界各国哲学界的弟子们,同时他平淡的一生从来也没有像海德格尔一样不时会在哲学界之外掀起波澜。作为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心理学、实存哲学、哲学史、时代史、政治等多个方面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很遗憾的是,中文学界对雅斯贝尔斯的译介工作一直是零星地进行的,因此大部分的研究,也都是从译本出发进行的研究。尽管在国内曾经呈现出有关雅斯贝尔斯悲剧美学、轴心时代理论以及他的教育思想的热,但回过头来翻阅这些所谓的 研究成果 ,就会发现,其中既没有基于一手文献的研究,也缺乏对各国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借鉴,大都是一种低水平的介绍和重复转述。因
《唤醒智慧的教育》是克里希那穆提的部书,中译旧版名为《一生的学习》。本版本采用全新中译稿,且中英文对照,值得珍藏。 在《唤醒智慧的教育》中,克里希那穆提对教育的目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实行“正确教育”的学校应具备的精神、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老师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传统教育存在模式化和统一化、过度追求技术知识和外在的效率而忽视人类内在心灵、隐藏教育者的虚荣和野心等问题。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获取知识,而是看到生活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所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帮助个体变得成熟和自由,让他在爱和良善中尽情绽放。《唤醒智慧的教育》中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点独特而深刻,令人警醒和反思。
中国文化领域里有一条“道”。它由来已久,无不贯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路,构成中化民族精神的脉络。中国哲学的独到精神有二,亦是这“道”之精髓。以“人”为本——中国哲学有特的人文历史传统,在总体上呈现无神论倾向。它以治人为本,以治物为末,以道德为本、以智慧为末,以前人为本、以后人为末,以敬人为本、以敬神为末。 以“和”为本——中国哲学强调综合思维,总结“共生”规律,实质是一种和谐之“道”它的方法论是辩证法,其核心是阴阳之道,即矛盾均衡理论。 另外,中国哲学在表述上遵循非逻辑化特征,具有诗化特色和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