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版,此次再版作者对此书作了全面修订。本书是研究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的专著,对梅洛-庞蒂早中晚三期思想都有较全面的介绍。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巨著。他认为当时的哲学界一片混乱:独断论者内部分裂,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唯理论者与经验论者莫衷一是;怀疑论者粗暴地反对其他所有理论。曾经被认为是 一切科学的女王 的形而上学陷入了危机。这是人类理性生死存亡的时刻,康德希望重建形而上学,使理性为人类启蒙。他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了理性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康德哲学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 哥白尼革命 。《纯粹理性批判》与康德的另两部著作 《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被称为三大批判。
1. 以 日本大谷大学藏刻本 为底本,参校 续藏经本 ;2. 书前有一篇 整理说明 ;3.《成唯识论》原书分十卷,故《证义》也是十卷,另卷前有王肯堂的一篇 自序 ;4. 十卷主体内容体例为:《成唯识论》原文,王肯堂的 证义 ,脚注中的 校证 文字;5. 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根据文义细分段落,人名下加横线,尤其是考证出 证义 所引用的各种经论和前人著述及在现行本中的页码,此项考证工作量极大,也只有经过此考证才能展现出《证义》是晚明唯识学的集大成之作。
1921年,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 1951)在《自然哲学年鉴》期刊上发表《逻辑哲学论》(德文)。1922年,奥格登(C.K.Ogden,1889 1957)将此书翻译成英文,并以德英左右页对照的形式由英国Routledge图书公司出版单行本,书前有罗素撰写的 导言 ;1933年出版修订第二版,以后各版都是对第二版的重印。本次影印的是1960年的第8印次本。
《成唯识论讲话》是慈航大法师对唯识学基本典籍《成唯识论》的详细讲解。作者一字一句对原文进行白话解读,既对原文有必要的考证,又对文义进行了适当的发挥,使原来艰深的唯识理论变得通俗,可谓是《成唯识论》的极佳入门读本。
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23年崇文书局第二版。本书分别介绍了十九世纪德国重要的非主流哲学家,对我们了解现象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了解现象学的特征多有助益。 编 黑格尔时代的反思辨思潮 ,介绍了自由主义思想家威廉 洪堡、施莱尔马赫,被遗忘的现象学先驱弗雷斯,以及贝内克和布尔察诺。第二编 黑格尔之后到普法战争之前(1831 1870)的德国哲学 ,介绍了特楞德伦堡,科学唯物论的几位代表人物,叔本华,基尔凯郭尔,以及现象学先驱洛采。第三编 普法战争之后的德国哲学 ,介绍了新康德主义的诞生及其发展,以及与之同时期的科学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反对者,后介绍了对海德格尔影响很大的狄尔泰。 附录介绍了现象学运动的发展和现象学对20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著作,其雏形为梯利教授在大学任教时的讲义。全书分为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三编。往下又划分为自然哲学、知识和行为问题、重建时期、伦理运动、宗教运动、基督教和中世纪哲学的古典来源、经院哲学的形成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英国经验主义的开端、欧洲大陆的唯理论、启蒙运动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德国的唯心主义、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法国和英国的哲学、法对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等二十篇。篇下设章,讲述更为具体。文后附原书索引,便于读者检索细目。全书接近七十万字,是一部规模宏大、逻辑严谨、公正客观的哲学史著作。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勃特兰 罗素的哲学代表作之一,成书于1945年,全名为《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其写作目的是揭
紫微斗数是命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换算为以紫微星为首的星辰排列到命盘的十二个宫中,合理地区分并概括了一个人的一生命运,系统而全面地预测一个人一生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个人遭遇。 紫微斗数可将人的命运凶吉、贵贱休咎作出具体的说明,而非抽象的把握。分类重点清晰,推演的过程简捷。逻辑体系严密,有较高的数理性和深刻性。 本书旨在讨论紫微斗数的各种规则的运用与分析的方法,并指出其中的误区和存疑,希望通过辨析得到正确的省悟。
20世纪初,Ross主持《亚里士多德全集》牛津版的英译,该项目从1908年一直延续至1952年,共12卷。1908年,Ross英译的《形而上学》作为全集的第八卷率先出版。1924年,Ross完成其历史性著作《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带有导论和解说的校订文本》,该书达1100多页,对《形而上学》的古希腊语文本进行了精细的校勘和注释。1928年,Ross依自己的校勘成果,对1908年的英译本进行了修订,本次即影印牛津大学出版社1928年版。
1903年罗素出版《数学原则》一书,1910 1913年出版与怀特海合作花费十年完成的三大卷巨著《数学原理》。 他强烈地感到,《数学原理》尽管其重要性得到了公认,读者却寥寥无几;但他深信,假如更多的哲学家理解了此书的内容,他们解决哲学问题的方式就会与过去大不相同,成果也要比过去多得多。 于是,他一直想写一本数理哲学的普及本,此《数理哲学导论》于1918年在狱中写成,1919年由英国George Allen Unwin图书公司出版。本次影印的是1919年版的1967年第12印次本。
治古希腊哲学,难的或是前苏格拉底时期,因为那时的哲学家大多没有专著,流传下来的都是语录残篇,如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柏奈特的《早期希腊哲学》,不仅是英语学界该领域而且至今仍是为基础的一部文献汇编和研究著作。此书既包括了前苏格拉底主要哲学家著作残篇的英译,也对其作了简明的系统考证、解说和研究。此书,国内已有学者在翻译。 该书1892年首版,1908年二版,1920年三版,1930年的第四版成为经典版本。本次即影印Macmillan出版公司的1930年版。
建设好中国特色的中国诠释学,不仅应该借鉴西方诠释学的精华,而且更加必须发掘和阐扬中国古代诠释学的精神、法则与效应,发掘并弘扬中国历代哲人学者经典诠释的能力,使之相互阐发、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本稿以历史观察为引导,,考察中国历史上一些诠释学大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派别,追溯其诠释目的、诠释思想的历史渊源,尽可能还原中国古代各种诠释方法论创立发展的历史文化环境;第二,以个案考察为重点,分析一些成就卓著的诠释者对于哲学经典文本词句、段落、篇章之语意、思想的诠释,体察其诠释者与原作者的互动,发掘其诠释者对新思想的建构,尽可能切实地总结出古代哲人学者创建和运用的诠释方法论;第三,以古今比较为参照,以中西比较为参照,尽可能揭示出中国古代哲人学者创建和运用的各种诠释方法论固有的
人类文明目下遭遇严重考验,灾祸频发,环境污染,资源告急,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困惑、恐惧、惊疑,不免反思,这究竟是文明演进的正常波折,还是源于我们对内在规律懵懂不明?作者一心谋求拆解东方思想史与西方哲学史所遗留下来的最根本的疑难问题,研究人类本性的源头和人类命运的归宿。在《物演通论》一书中。作者提出“递弱代偿衍存原理”,揭示人的存在、人的精神和人的社会这的根本规律,而这册本书,抽取了作者几篇别致文章,或与忠实读者呼应,或独立论述人体之本,或简述哲学史纲要,既可较为轻松地窥见作者的观点。又能避开其艰涩烦难的哲学论证。 全书的要旨,惟在对人类现行的“进步论”与“发展观”提出质疑,并为人类社会的性危机、灾难化前景及其加速度趋势敲响警钟。 至于作者逻辑建构的下一期文明蓝图,是否
本书收集了马希文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语言学方面的重要论文二十余篇以及一部专著,反映了他在多个领域所做的开创性、先驱性及前瞻性的贡献,蕴含着深邃独到、极富创新的学术思想,对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重要启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哲学形态学》是国内外全面、系统地论述哲学形态学基本理论的学术著作。 《哲学形态学》作者集大半生之所学,精研十余年,在明确哲学形态和哲学形态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尝试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表现形式 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入手,从理论特征、研究目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逻辑工具、人学立场、社会功能和学科体系诸维度,对哲学形态特别是哲学基本形态及其衍生形态的构成要素、根本特征、基本功能、划分标准和历史演变等进行全面探讨,力图建立起能够为国内外哲学界认可的哲学划分标准和评价体系,彻底改变国内外学术界以黑格尔哲学或现当代西方哲学为标准来评价一切哲学的现象,为哲学的评价、创新、比较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论语新解》 一本从汉字角度解析国学名作的普及读物。 作者从汉字字根入手,追根溯源,探究汉字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的起源和流变,从字根的角度分析汉字的产生、发展历程,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汉字,揭开汉字的造字之谜。将研究汉字的成果运用到《论语》解读中,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道德经新解》 以文字学研究成果为根基,将帛书本《道德经》与传世本《道德经》两相对照,参校他本,对帛书本《道德经》进行系统校勘、翻译和评述。 唐汉根据自己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从文字的形、音、义入手,结合古文字的物象场景,重新解读老子之言,对于《道德经》的作者及成书过程、老子思想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老子哲学思想对于今人的教益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本书利用传世文献、两周金文资料、战国简帛材料,描绘西周、春秋、战国每一时代 信仰的基本内容、整体面貌。在此基础上分条析理由商到西周、历春秋战国而至“大一统” 建立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信仰领域的变化,探讨天、帝、祖先对于两周政治文化的影响,考察天、帝、祖先崇拜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并指出商、周时期的祖先崇拜对于华夏共同祖先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七堂极简哲学课:写给大忙人的哲学启蒙书》是一本哲学入门读物。它的内容与哲学教材的面面俱到相反,它是以专题形式展开:*章概论何谓哲学;第二章牵涉到本体论问题,主要围绕什么是 实在 展开,说明理性主义何以成为传统西方哲学的主流思维方式;第三章由第二章的 实在 的 同一性 问题衍生而来,主要讨论与 运动 相关的时间意识和生死问题;第四章是* 实用性 的一章,在简评 辩证法 之后讲述了一些具体的思维技巧;第五章的怀疑论的内容从古希腊怀疑主义谈起,进而过渡到宗教哲学中对 上帝存在 的证明;第六章梳理了包括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在内的不同学派对于 真理 问题的不同解读;第七章的中心是 自由 问题,既包括 自由意志 问题,也包括实践中的自由问题,比如自由与科学等。本书重视思想而忽略背景,对哲学家的生平不做介绍,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