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教授的《周易正本解》紧紧抓住“义理寓于象数之中”这一《周易》的特征,运用哲学辩证智慧解释易理,多有创新,特别提出“五个思维模式”和“八个哲学原理”,更独具一格,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十分受人欢迎的《基础篇》,而详尽地介绍了读懂《周易》基本概念和知识,是很好的入门向导。在注释经文时,注意文字训诂和易理发挥,是了解中国人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的好书;同时取象广泛,也是术数爱好者值得一读的著作。 nn
牟宗三先生,被认为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师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称之为北大哲学系“可造之人”。牟先生与唐君毅先生、徐复观先生并肩而立,号称熊氏的弟子。 这套《牟宗三
教授新作,国研智库书院官方正版内庞老师照片(背面印有庞老师签名) 本书之所以称作中华心学,而不以“修身养性”为名,因“修身养性”源于《孟子》之“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后儒简称为“修身养性”。“心学”一词,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佛、道之著述,至宋、元、明时,儒家进一步倡发之,使心学一词成了儒、释、道共认之内修学问,故以“中华心学”名之。本书分上、下二篇,上篇是心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绪论》和章《心与心学》),下篇是中华心学的沿革(包括心学的雏形、扩展、隆盛、沉滞、复苏共五章)。旨在阐明心学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以及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意义,宣示中华心学源远流长。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精)》即是梁先生早年讲学记录,由学生李渊庭、阎秉华整理出来的。围绕《论语》一书,梁漱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把儒家思想解释为十三个方面:仁、乐、讷言敏行、看自己、看当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非功利、非刑罚、礼乐、孝弟、不迁怒不贰过、天命。同时,还结合中国现时的思想及西方思想,谈了新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再审视、再理解。大家之笔,尽是神来之处,寥寥十万字把一个“儒”字解释得淋漓尽致,读来不为之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