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象学学者这些年来对域外现象学著作的翻译、对现象学哲学的介绍和研究著述,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值得称道,在我国当代西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中国的现象学事业才刚刚起步,即便与东亚邻国日本和韩国相比,我们的译介和研究也还差了一大截。又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此间出版的翻译和著述成果散见于多家出版社,选题杂乱,不成,致使我国现象学翻译和研究事业未显示整体推进的效应和影响。 有鉴于此,中国现象学委员会与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当代哲学资料中心合作,编辑出版《中国现象学文库》丛书。《文库》分为“现象学原典译丛”与“现象学研究丛书”两个系列,前者收译作,包括现象学经典与国外现象学研
1948年以来,斯蒂芬?图尔敏出版了一系列让人印象深刻的哲学著作。这些著作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对涉及各种问题的主张和评论进行合理的评判。这些问题可能属于日常生活,也可能属于学术研究。是否存在一个可以对各个领域中的各种论证都做出评判的具有普适性的评判标准?抑或各类论证分别具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图尔敏在《论证的使用》(1958)一书中次就此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强烈反对“三段论”和现代逻辑学中那种过于“狭窄的”一般论证方式;他借鉴法学领域中的论证实践方式,倡导了一种关于论证有效性的过程性的而非形式化的观点。根据图尔敏的观点,在论证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可以辨识的稳定的(具有领域不变性的)元素,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进行评判的可变的(领域依赖的)元素。图尔敏提出了“广义的”论证方法,旨在创造一种
《逻辑趣话(修订版)》为湖南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逻辑趣话》的修订版,在原书52讲的基础上增加了4讲,分别为“归谬推理”“模态推理”“假说的证实和证伪”“从逻辑学看经典中的推论”。每讲由一个蕴含逻辑理论的掌故、趣闻导入,引出逻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后附逻辑趣话30则及其解答思路。
“人们在思维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思维规律或思维规则而产生的各种逻辑”就是谬误,诡辩是谬误的表现。玩弄诡辩的人,总是道理很多。他们每“论证”一个问题,也总是可以拿出许多“根据”和“理由”来,这些似是而非的论证常常使人们感到困惑。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尽管知道这是谬误或诡辩,然而又常常说不出道理来。 为使读者更易接受这些枯燥的道理,作者从幽默故事中选取素材,并改编为对话体。或许对话体可以表述得更简练、更生动,更能贴近人们的思维实际。 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说过:“站在高岸上遥看颠簸于大海中的行船是愉快的,站在堡垒中遥看激战中的战场也是愉快的,但是没有能比攀登于真理的高峰之上,然后俯视来路上的层层迷障、烟雾的曲折更愉快了!” 如果读者能从《未名?逻辑达人
本书篇是钱学森对于思维科学理论体系、研究道路的全面论述;第二篇是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的通信,与一些学者讨论了思维科学中的主要问题,重点讨论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大成智慧等新思想;第三篇是部分学者对思维科学若干问题的探索与实践,有助于深入了解思维科学。 本书是关于思维科学的著作,适合于想学习、探讨思维科学的读者,可供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干部、教师、大学生阅读。
中国现象学学者这些年来对域外现象学著作的翻译、对现象学哲学的介绍和研究著述,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值得称道,在我国当代西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中国的现象学事业才刚刚起步,即便与东亚邻国日本和韩国相比,我们的译介和研究也还差了一大截。又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此间出版的翻译和著述成果散见于多家出版社,选题杂乱,不成,致使我国现象学翻译和研究事业未显示整体推进的效应和影响。 有鉴于此,中国现象学委员会与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当代哲学资料中心合作,编辑出版《中国现象学文库》丛书。《文库》分为“现象学原典译丛”与“现象学研究丛书”两个系列,前者收译作,包括现象学经典与国外现象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