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怀哲一生中有关哲学和伦理学的著作颇丰,特别是他提出的对生命的敬畏(EhrfurchtvordemLeben)的概念至今在哲学以及伦理学领域内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将使人们对于史怀哲及其思想宝库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于我们了解以及重构史怀哲思想体系的大厦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中国思想以及思想史的研究来看,史怀哲的这本《中国思想史》也是一家之言,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的动机下,对于中国思想及其发展史的一种独到解读,它必然能够丰富中国思想史的宝库。
本卷收入冯友兰所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该书原名《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编》,1962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三松堂全集》(版)第六卷时,冯友兰本人将此书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并略有修正、补充;《三松堂全集》(2001年第二版)出版时又重作校订。 本次校勘,以第二版《三松堂全集》为工作本,以上海人民版为对校本,“参考资料”部分又尽量核对了原文。
《百年中国哲学革命》提出和论证了近代以来百年中国哲学进行了三次革命,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主要哲学家做了中肯的评析,对为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和构建中国现代哲学做出重要贡献的代表性哲学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独到评论,对百年中国哲学革命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与争鸣。作者许全兴立足于当代中国和世界大变革的现实,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疾呼“马列责我开生面”的创新精神。本书所论问题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又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有益于推进思想文化革命及社会变革。
《牛津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具有性和综合性的单卷本哲学史,充分体现了牛津版思想史著作的特点。该书包括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从笛卡儿到康德的近代哲学、康德之后的欧洲大陆哲学、从密尔到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以及西方政治哲学。其作者皆为的哲学史家,以清晰精练的文笔,深入浅出地勾勒了博大精深的西方哲学的历程和重要思想。与充斥着“柏拉图说……”、“康德说……”的常见叙事方式不同,本书着重严格而清晰的分析,对厌倦了教科书式的表述方式的读者来说是相当有益的读物。无论是对思想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专业学者,都会从中汲取到知识和灵感。
本书全面而简明扼要地论述了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各个问题,分为绪论、哲学与哲学史、对于哲学思想的阶级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整理史料的方法等章,并附录有关的专题论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