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语”是作者着意写作的一种形式,在漂流海外期间共写了二千二百则悟语。此次从中精选汇编为一卷。作为一种实验性文体自立于散文之林,“悟语”尝试在议论文、抒情文、记叙文三种基本类型中再派生出一种融缩三者的新样式。既求形式精短,又求内容精湛,或探究事理,或阐发哲理,或反省人生,或反思人性,都力求言简意赅,言近旨远,读来或让人为之警醒,或令人回味无穷。
阿旺师父系列丛书《快乐生活》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丛书一共六册:《找回你的快乐》、《开启你的智慧》、《滋养你的善根》、《积蓄你的福报》、《培养你的定力》、《牢固你的底线》。作家梁晓声为丛书作总序倾情推荐,他说:上师乃自幼皈依佛门之人,上师全身心地服务于佛,于是也便全身心地服务于我们众生;上师一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得快乐、智慧、有善根、有福报,还要有定力和底线;上师循循善诱地劝导我们如何才能真正活得快乐和智慧,上师是值得我们感恩的!他感恩上师给读者们送上了这套好书!丛书集《找回你的快乐》于9月中旬正式出版与读者见面。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一论断是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实践主题。“美好生活”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概念亟需理论和实践的审视,从学术的视角对此做出相应的阐释。本书围绕着三个主题展开:其一,美好生活的理论依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其二,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它结合了“人”及其劳动观、幸福观等核心概念展开讨论;其三,美好生活的实现途径,它涉及了社会福利制度、市场及其发展、精神世界等方面的议题。《美好生活论》按照这三大
《傅佩荣谈人生:心灵的旅程》 健康的生命离不开身、心、灵整合,圆满的人生更需要身、心、灵整合。年轻时,也许侧重身(有形可见的外貌、财富、地位等)与心,注重“知、情、意”潜能的实现过程,具体展示于获取特定知识、发展人际情感以及培养个人志趣上。然而,有些抽象、往往被忽略的“灵”,其实起着主导作用。本书针对上述身、心、灵三个部分,提出各自的定位以及彼此间的适当关系,确立一套完整的价值观,给迷茫中的和即将迷茫的朋友提供一种思考方式,打开心眼看生命;给迷茫后和从没有迷茫的朋友展示另一种生活经验,张开双臂抱世界。
这是一本姥姥与外孙女之间充满了爱的故事。倪萍以淳朴真挚的文笔描述了99岁高龄的姥姥与“我”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数年间感动了百万读者,此次全新推出增订本,收录十余篇倪萍近年多篇文章,以及二十余幅珍贵画作。 姥姥是一位普通的姥姥,是一个家家都有的老人,她的事都是日常琐事,读起来却尤为动人,仿佛自己的姥姥就在眼前。 姥姥一生勤俭持家,善良敦厚,是一位传统的的中国女性。她说的话简单朴实却富有哲理,尽是些萝卜白菜一样不值钱的东西,却是顺口、对胃的好东西,下到锅里就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