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讨论传统艺术哲学中 一朵小花的意义 。佛家讲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 ,意在说一花、一草这样的 小物 也有它自己存在的逻辑和价值,本身就是一个完满的价值和意义世界,是一种 大全 ,没有缺憾,不需要补充。 本书即以人类的艺术生活为切入点,来说人生命存在的价值,也是在讲一种回到世界、归复本真的智慧。上篇主要是一些观念性的讨论,如 无量的世界 懒写名山照 大成若缺 让世界敞亮 由青山白云去说 德将为汝美 无上清凉界 ,下篇涉及一些具体的艺术家,如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倪瓒、石涛、黄宾虹等,理论和个案相结合,共同呈现了传统艺术哲学的这一重要面向,富有理论深度和穿透力。
本书是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性名著,于1957年出版,此后多次重印。作者写作此书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使此书成为教育哲学的入门书,简单指出哲学与教育理论之间最显著的联系;另一个是为没有接触过哲学的大学和师范学院的学生提供有关哲学思想的简介。因此,本书不仅谈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还论述了教育哲学的某些基本方法,其中重点对许多教育概念、术语及有关问题提供了充分的、语言文献学意义上的解释。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西方13个教育哲学流派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主要思想。书中从各教育哲学流派的思想脉络讲起,接下来从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课程与教学实施、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和地位、课程与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该流派的课程与教学思想,然后进行了精彩的评论。全书一章还着力比较了各流派的课程与教学思想。本书既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视角去认识教育理论的嬗变过程,也有助于我们反思当下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它适合高校教育专业师生、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等阅读。
《因明正理门论》(印度陈那著?唐玄奘译),是陈那新因明的代表作,也是因明学的根本论著之一。?已故著名逻辑学者巫寿康先生(1937-1989),?用现代逻辑方法对《正理门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辨析和阐释此论的基本理论,并以数理逻辑为工具,?揭示了该论思想体系的一致性。本书是当代研究《正理门论》的重要著作。
《五卷书》的由来:印度一个国王,有三个笨得要命的儿子,“对经书毫无兴趣,缺少智慧”,有一个“精通许多事论而享大名”的婆罗门,写下了《五卷书》,在六个月内教会了三个王子统治论,从此,《五卷书》“就在地球上用来教育青年”。 《五卷书》分为《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等五卷,作为印度皇子们的书,是名副其实的一座智慧宝库,修身、齐家、治国法则,为人、处世、交友智慧,哲言警句俯拾皆是。 《五卷书》不仅用于教育印度王子们治国安邦之策,也因其趣味浓郁的内容获得普通人民的喜爱,并用于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五卷书》一直以来以其在印度文学史上的影响著称于世,不仅在印度文学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学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也影响深远。
《哲学与教育课程论题:关系、结构与过程》的核心观点是:所有的哲学都是在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结关系,以及这些联结关系所形成的结构和这些结构形成的过程。因而可以通过对以往哲学流派的整合来构建同一性分析问题的思维逻辑方式,并将其贯穿于对诸多问题(包括逻辑、范畴、伦理、美感、心理、教育等)的再思之中。
《哲学与教育课程论题:关系、结构与过程》的核心观点是:所有的哲学都是在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结关系,以及这些联结关系所形成的结构和这些结构形成的过程。因而可以通过对以往哲学流派的整合来构建同一性分析问题的思维逻辑方式,并将其贯穿于对诸多问题(包括逻辑、范畴、伦理、美感、心理、教育等)的再思之中。
《哲学与教育课程论题:关系、结构与过程》的核心观点是:所有的哲学都是在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结关系,以及这些联结关系所形成的结构和这些结构形成的过程。因而可以通过对以往哲学流派的整合来构建同一性分析问题的思维逻辑方式,并将其贯穿于对诸多问题(包括逻辑、范畴、伦理、美感、心理、教育等)的再思之中。
人类潜能的概念在全世界家长、教育者和规划者的思想观念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该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人类的潜能》是谢弗勒学术活动中后期的一部力作,《人类的潜能》不仅在观点上能够给予你启发,丰富你潜能概念的认识,帮助你对这一具有广泛影响的概念进行哲学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提升教育实践的理性水平和责任意识。 《人类的潜能》主要研究人类潜能的概念,是教育哲学领域的一篇短文。《人类的潜能》开篇是对人性的说明,意在说明人类潜能概念的实践动机。接下机,《人类的潜能》要对这一概念进行分析性重构,阐明这种分析如何与一些经验事实相关联。最后,《人类的潜能》对教育领域的政策制定进行解释,反思理想的政策制定者的教育。在全书的各个部分,都强调人类的符号性、选择、时间的连续性以及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