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投机分子。他纵兵屠城,窃夺他人战功,散布异端邪说蛊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态享受着信徒的阿谀与供奉。 乃至清朝编修《明史》,才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为王阳明做了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阳明弟子们谦卑写就的私史里,他又仿佛头顶光环的圣徒,有神鬼莫测之能,每每还有灵异的奇遇。 于是我们每个人对王阳明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自己对史料的采信方式以及认知误区之有无或多寡。是的,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很耐人寻味的事情。
在中西法文化不同背景下,作者侧重研究先秦诸子各家法思想的比较,积累数十年完成本书,本书是法史领域的一部扛鼎之作。从中国古代思想体系宏观层面出发,系统梳理孔子、孟子、荀子的法律思想,揭示儒家法律思想的特质、历史变迁,以及联系中华法系的当代使命,回溯儒家法的历史源泉,从而一气呵成,材料梳理至晚清,是一部中国本土法律文化的经典。 全书共九章。前三章相当于总论,着力突破西方法价值一元论思维束缚。第四、五、六章分别阐析孔、孟、荀的法思想,是研究的重心、全书的主体。第七、八、九章相当于余论,讨论儒家法思想在秦汉以后的演变、影响及其在今天的地位。 1994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获第三届桂版优秀图书一等奖和中南地区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奖。 1995年获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
本书论文十九篇,主要是关于明代经世诸儒的一系列个案研究,书中前三篇为明代思想史研究一般通论、后三篇涉及清初思想。深入讨论真德秀《大学衍义》和丘濬《大学衍义补》,是对经世之学做理论层面的思考,之后展开湛若水、叶春及、吕坤、项乔诸儒的专题,是论述经世之学从中枢到地方再到乡里展开的具体情况
杜维明先生是一位有着极高国际声望的哲学家,其在“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世界伦理”等方面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全球化发展,为促进各文明间的对话与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2019年恰逢杜维明先生八十华诞。陈来先生担任主编,编选了49位知名学者的相关文章组成《儒学第三期的人文精神——杜维明先生八十寿庆文集》作为送给杜先生的贺礼。全书分“儒学第三期的人文精神与精神人文主义”“文化中国与根源意识”“启蒙反思与全球视野”“文明对话与对话的文明”“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以及“祝寿诗文”等八个部分,论及的内容基本涵盖了杜先生学思历程中的主要关怀。同时,这些内容也都是当今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入选文章的作者,囊括了海
孟子及其思想充满强韧的生命力,不仅在战国时代气势撼人,而且两千年来影响深远。本书为一般读者了解中国思想与文化而写,尽量钩玄提要。介绍评述了孟子其人、孟子思想,以及历代儒者解释孟子思想的变迁。书中也从中国文化史的视角,阐发了孟子思想遗产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及其现代意义。在较为精要的篇幅内,得以一览孟子之学。
慎到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先于韩非子。其思想以法家为主,并杂糅道、名、儒三家。他关于“势”的论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慎子》保存下来的篇章,主要有五篇与七篇两种说法,今所用底本为七篇,曰《威德》、《因循》、《民杂》、《知忠》、《德立》、《君人》、《君臣》,较五篇本多出《知忠》、《君臣》二篇。历目前对《慎子》做注做校者甚夥,许富宏先生在对历代资料全面钩沉爬梳的基础上,写成《慎子集校集注》。该书主体部分由《慎子》原文、集注和集校三部分组成。《慎子》原文以清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为底本,参考采用《群书治要》本、《说郛》本、《百子全书》本等十余种重要的校本及注本。《慎子》七篇之后分别是《慎子逸文》、《慎子逸文存疑》、《历代官私书志著录》、《历代序跋》、《慎子书目》、《慎子生平资
与前此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相近,《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所作的,首先是一种历史的诠释。当然,诠释不同于历史的简单再现,它总是以诠释者的理论视域为背景,并同时展开为一个逻辑重建的过程。事实上,历史的诠释与逻辑的重建往往很难分离,二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正是以此为基本原则,本书对儒家价值体系的考察,并不仅仅限于文化史现象的描述,而是更多地侧重于其历史内涵与逻辑意蕴的双重展示,后者同时又旨在为文化哲学的当代建构提供某种历史的前提。
本书收录了九篇文章,内容包含东亚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研究的现况及其展望、二十世纪日本荀子研究之回顾、战後德川儒学研究史论评、近二十年来日本阳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朱舜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朝鲜茶山研究学的焦点、唐宋礼书及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战後美国汉学界的儒家思想研究、以及战後台湾儒学研究的几个侧面等。范围涵盖中、美、日、韩及台湾的儒学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策划出版一套当代学术大家的学术思想选集,种是已付梓的《学术思想文选》。余、庞二公是老朋友,既然余先生已有书名在前,那么庞先生的这一本,索性就称《庞朴学术思想文选》。这个书名庞先生自己也很满意,并欣然题签。 十年前,四卷本《庞朴文集》出版,庞先生在“自序”中夫子自道:“四卷之中,似乎隐约寓有某个腾跳上下出没无常的精灵,或可聊供解闷;那个精灵,就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跟随着那个一分为三的精灵腾跳的脚步,去追寻当代学术思想领域具有承先启后里程碑式的人物一庞朴先生的心路历程,展现其学术思想的菁华,是冯建国编纂《庞扑学术思想文选(精)(精)》的追求。
《中西学术文丛:尚书集释》是学者屈万里先生代表作之一。作者在其早年《尚书释义》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增补,更采用了大量民国以来的学术成果,尤其是考古学、文字学等成果,比传统的注疏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作者集释《尚书》文句,博采广涉,不泥于一家一派,亦不拘于陈见,更有自己的裁断。有些论点,至今还被经常引用。通过经作者梳理后的字句注释,读者可以大致通读号称“佶屈聱牙”的《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