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儒家文化已在一波又一波的文化热潮中脱颖而出。面对着全球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弱肉强食、生态失衡、道德沦丧、资源枯竭等难题,儒家的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基本理念,正在日渐发射出照耀全球的光芒,成为人类提供着取之不竭的重要价值资源。 那么,儒家文化在近代及现代的存在价值究竟是什么?儒家文化怎样在当今社会中获得生机?如此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命脉延续以及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对20世纪儒学进行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世纪儒学通志》厚厚四卷本,是对20世纪儒学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研究,它建立在详实、全面掌握20世纪儒学发展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有价值的学术资料的基础上,是儒家文化在21世纪的合理发展的本源性和基础性工作,不仅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本书由黄俊杰教授近年来部份研究成果共十三篇论文集结而成。内容上大致可归属两大范畴:一是关于东亚儒学经典诠释传统的探讨,二是关于中国思维方式,尤其是对“身体”思维的研究。形式结构上则分为三部份,部份《儒学史的新视野》由四篇论文组成;第二部份《日本儒学与经典诠释》由五篇论文组成,主要分析近三百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儒者对中国儒家经典的诠释;第三部份《儒家身体思维探索》由四篇论文组成,探讨极具东方文化特色的中国思维传统。
蔡尚思,号中睿,福建德化县人。当代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专家。早年受教于王国维、梁启超、陈垣等名家,平生治学,以古典文学为基础,以史哲结合为专业,以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为重点,成就卓著,著作等身。《孔子思想体系孔子哲学之真面目(蔡尚思著作集)》收录了这位学者的两部分《孔子思想体系》、《孔子哲学之真面目》。 作为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一种统治思想,孔子思想体系无疑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大课题。《孔子思想体系孔子哲学之真面目(蔡尚思著作集)》是这位我国当代学术界研究孔子历年已久、著述甚丰的老一辈学者的研究心得。
《论语》作为儒学最重要的经典,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乃至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著作。《“论语”讲义》从读《论语》前要思考的几个问题、《论语》和孔子、孔子论为政、孔子论教与学、君子、修身、知命、中庸与和、关于若干问题的讨论、《论语》中的孔子十个专题,展开对《论语》的思想义理介绍和梳理,既比较全面地介绍和诠释了《论语》的主要内容,又讨论了儒学是什么、怎样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怎样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以及如何读《论语》及《论语》中若干争议较多的问题。全书语言流畅,轻松活泼,非常适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论语”讲义》由钱逊编写。
作者的部英文论文集,以一种分析、描述的方式来检讨儒学思想模式的某些显著特征,集中反映了其60-70年代对儒家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探索。作者从古典儒学、宋明儒学和现代儒学三个维度来讨论儒家思想的核心关切:仁与修身。在古典儒学部分,作者要论证的是,儒学象征着一个精神不断的自我转化的过程;在宋明儒学部分,作者通过对宋明儒学家生活方式“内在情境”的进一步探索,来说明个人成长的中心地位在宋明儒学的思考模式中具有无所不包的意义。而通过对以熊十力为代表的现代儒家思想转化的诠释,来论证一种悠久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不断地发扬光大,从而形成它新的象征和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