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1944年二战期间,罗素在美国讲学,《西方哲学史》即是此间的成果之一;该书美国版出版于1945年,1946年推出英国版。此书受到了广大读者极大的欢迎,成为了畅销书,并且罗素主要因此书获得1950年的 诺贝尔文学奖 。 196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何兆武先生翻译的《西方哲学史(上卷)》,下卷后来由马元德先生翻译。今影印该书1945年美国版,由Simon Schuster出版公司出版。
在中国,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广为人知的英译本是斯密(Smith)本,1957年三联书店(后商务印书馆续印)的蓝公武译本,1983年台湾学生书局的牟宗三译本,1991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韦卓民译本,都是从Smith的英译本转译。 Smith的英译本于1929年由著名的麦克米伦(Macmillan)图书公司出版,1933年稍作修订出第二版,此后都是对第二版的重印。本次影印依Macmillan的1968年重印本。
《纯粹理性批判》1787年版,作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版《康德全集》第三卷于1904年出版。1968年,德国德古意特(De Gruyter)出版社重印了该书。本次影印即依1968年的德古意特版。
1807年任教于耶拿大学的黑格尔出版了《精神现象学》,这是阐述其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部纲领性巨著,标志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创立。马克思赞誉《精神现象学》为 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 。 Johannes Hoffmeister在迈纳(Meiner)出版社的 哲学丛书 (第114种)出版了一个 新批判版 (相对于拉松在20世纪初出版的 批判版 ),1952年的第六版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学术标准本。Miller的英译本以及贺麟、王玖兴合译的商务 汉译名著 版都是根据这个本子译出的。今影印1952年版。
本书在黑格尔(Hegel,1770 1831)生前,于1817年、1827年、1830年出版了三个版本。在 友人版 (或称 米希勒版 )的全集中,将学生们的笔记作为 附释 一起出版。在拉松(Georg Lasson,1862 1932)版全集中,则不收学生的笔记,并考订了三个版本间的差异,该版于1905年出版,并于1920年、1923年、1930年再版,今即影印迈纳(Meiner)出版社的1930年版。
《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作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版《康德全集》第五卷于1908年出版。1968年,德国德古意特(De Gruyter)出版社重印了该书。本次影印即依1968年的德古意特版。
1739 1740年,休谟(Hume,1711 1776)出版了《人性论》;1888年,塞比-比格(Selby-Bigge,1860 1951)编辑出版了新版本,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次影印的即是1888年版的1960年重印本。
1945年,梅洛 庞蒂(Merleau-Ponty,1908 1961)在法国Gallimard出版社出版了《知觉现象学》。本次影印的是1945年版的1972年重印本。
柏拉图的《理想国》至少有30多个英译本, 洛布古典丛书 希英对照本Paul Shorey的译文,则兼顾了学术性和通俗性,该译文曾入选英文版《柏拉图著作全集》。 商务 汉译名著 版,郭斌和、张竹明的译文即是依Loeb版的古希腊文翻译。原书分为两册:一至五卷为上册,1930年初版;六至十卷为下册,1935年初版。本次影印,上册依1963年重印本,下册依1970年重印本,并将上下册合刊。
1641年,笛卡尔(Descartes,1596 1650)以拉丁文出版《哲学沉思集》,1647年出版法文版。20世纪初,亚当(Charles Adam)和塔内里(Paul Tannery)编辑了《笛卡尔全集》(被称为AT版),其拉丁文版被编入第七卷,法文版被编入第九卷部分(该卷第二部分为法文版《哲学原理》)。本次即影印1904年AT版法文《哲学沉思集》。 另,本书后收入笛卡尔《几何》一书的英译本,版本为1952年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的著名丛书 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 第31卷。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初版于1781年,二版于1787年;德国费利克斯?迈纳(Felix Meiner)出版社 哲学丛书 37a卷《纯粹理性批判》,由施密特(Raymund Schmidt)编辑,是将1781年版(边码为A)和1787年版(边码为B)合刊。其1930年版成为一标准学术版本,此后几十年迈纳版《纯粹理性批判》都是对1930年版的重印,直至1998年Timmermann编辑了新版本,作为 哲学丛书 505卷。 本次影印据迈纳出版社1930年版的1960年重印本,除目录和索引外,正文部分共766页。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邓晓芒、杨祖陶译本据迈纳出版社1976年重印本。
《摩诃止观》,原名《止观》,共十卷,是天台三大部之一,为天台宗大师智顗晚年很为圆熟的止观著述。这部书是智顗大师在荆州玉泉寺结夏安居期间所说,由门人灌顶笔录成书。书中阐述智顗大师独特的宗教实践与体验,并以五略十广之分法,详说止观之实践。此书被奉为天台优选法门实践的指导书,盛传于中国历朝乃至日本。
《天台性具思想论》属贵州大学出版社获批的国家“十二五”图书出版项目《现代世界佛学文库》中的一本,《天台性具思想论》分前后编共十一章论述天台实相论的背景、起源、发达,从而得出结论,深及天台性具思想说。《天台性具思想论》译者演培,专研天台教理,弘扬天台学说。他深入经藏,对经、律、论三藏莫不通达,誉之为三藏亦无不当。已通过重大选题备案程序。
华严宗是以《华严经》为优选经典的佛教宗派。它以“法界缘起”为核心教义,以“四法界观”为修道理论,以“五教十宗”为判教体系。李春尧著的《华严宗史略/慧炬文库》梳理了《华严经》的思想源流,回顾了华严宗的盛衰隆替,并介绍了华严学的传承历史。
本选题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天?人?际:对王船山的形而上学阐明》基础上进行的改写,第二部分是作者进一步研究王夫之思想的文章。两部分在思想内涵和逻辑关系上存在递进关系,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坛城》介绍了,坛城,更常被称作“曼荼罗”。“曼荼罗”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意思是“获得本质”。所谓“获得本质”,是指获得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在藏文中。坛城被称为“金廓”。 根据字义,表现坛城聚集诸尊。成就一大法门。是真理的象征,有如圆满的车轮一般,而翻译为轮圆具足、聚集等。一般而言,是指将佛菩萨等尊像及代表心要的梵文文种子字、表示本誓的三味耶形,以及在各种因缘场域中的行动,按照的方式加以配置排列而显现的图样。即被称为坛城。坛城含有宗教精神性和仪式性的双重意义与功能。
《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汇释与研究》为学术类图书。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指历代用汉字书写的佛教典籍中存在的俗字,未被大型字典收录,音义不易知晓,给人们的阅读造成困难。《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汇释与研究》考释了1300多个疑难俗字,从理论上对疑难俗字的产生原因、历史与现状等做了系统论述。对于汉文佛典的校释传承、汉字发展史以及汉字工具书的编纂修订具有学术意义。
章太炎自述: 少虽好周秦诸子,于《老》《庄》未得统要。最后终日读《齐物论》,知多与法相相涉,而郭象、成玄英诸家悉含胡虚冗之言也。既为《齐物论释》,使庄生五千言,字字可解,日本诸沙门亦多慕之。
这是一代高僧对金刚经实修实证的感悟,作者在书中强调修行需要的不是概念,也非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直观体验和生命感受,画饼好看不能充饥,所以修行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经文中的义理真真切切地灌注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马一浮自序: 此庚申年逭暑所作。以老子义印合般若、方等,于禅则与洞山为近,触言玄会,亦似通途寥廓,无有塞碍。后以病缘中辍,不复措意。维老氏之旨未必如斯,理既冥符,言象可略。如遇玄解之士,亦可相与解颐耳。蠲叟。
马一浮自序: 此庚申年逭暑所作。以老子义印合般若、方等,于禅则与洞山为近,触言玄会,亦似通途寥廓,无有塞碍。后以病缘中辍,不复措意。维老氏之旨未必如斯,理既冥符,言象可略。如遇玄解之士,亦可相与解颐耳。蠲叟。
《拿破仑传》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拿破仑代表一个时代,被称为一代 军事巨人 ,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天才。他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作者通过对拿破仑心路历程的描述,使世人对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尼采传》以时间为线围绕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极具口碑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爱因斯坦自述》是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的自传体作品,其中收录了爱因斯坦的演讲稿和书信等,记录了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