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逻辑》是《哲学全书纲要》的*部分,通称《小逻辑》,以区别于《大逻辑》(即逻辑学)。全书除导言外,共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篇,反映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黑格尔的《小逻辑》是构成他的《哲学全书》的一个主要环节,它的好处在于把握住全系统的轮廓和重点,材料分配均匀,文字简奥紧凑,而义蕴深厚。初看似颇难解,及细加咀嚼,愈觉意味无穷,启发人深思。他的学生在他逝世后编订全集时,再附加以学生笔记作为附释,于是使得这书又有了明白晓畅,亲切感人的特点。 《哲学史讲演录》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的代表作之一, 哲学史 的开山之作,治哲学者之书。黑格尔一方面将哲学史纳入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框架中,把哲学史归结为理念回归自身的 * 精神阶段;另一方面把辩证法贯彻于哲学史研究,深刻地揭
《庄子哲学研究》 本书以《庄子》内七篇为文本基础,通过庄子世界中的人物、概念层次等深入肌理的文本细读,抽丝剥茧般揭示出《庄子》内篇令人惊讶的整体性和完成度:思想与概念展开的高度一致,精巧到近乎无迹的结构安排,看似偶然实则必需的叙述方式。 通常以为庄子之文章漫无际涯,其实未能了解庄子叙述风格背后的不得已。庄子的哲学,有见于哲学的语言困境,有见于人间世的种种危险,以无条件的真知为追求,以各种形态的 尝试言之 彰显出不可言说的静默。 《气本与神化》 在宋明理学的展开过程中,张载哲学所发挥的枢纽性作用,早已成为学术界的一般常识。长期以来,关于张载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气本与神化》以相关基本文献的细读和精准的概念分析为基础,通过彰显文本自身的肌理,来重构张载哲学的固有
今天,罗兰 巴特的盛名似乎已经过去了,这使我们可以冷静地对待他的遗产。他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一个符号学家,一个结构主义者,*后也是作为一个后结构主义者而获得了巨大的声誉。 罗兰 巴特文选 收录巴特的六本代表性著作:《S/Z》《恋人絮语》《神话修辞术》《流行体系》《文之悦》《批评与真实》,旨在全面向中文读者介绍罗兰 巴特的哲学、符号学、文学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思想,重温这位法国作家、语言与文学理论家、知识分子其充满批判精神又包罗万千的思想之魅力。
奥古斯丁(354-430年)是古罗马帝国杰出的基督教思想家、神学家、哲学家,西方古代文化重要的思想代表之一。他有机地融合了基督教的核心信仰和柏拉图主义哲学,为基督教思想体系的*终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深远影响遍及西方中世纪及近现代各种神学和哲学。 《上帝之城(修订版 套装上下册)》是奥古斯丁代表作之一,他花了十四年时间(413-427年)完成了这部经典名作。全书共22卷。*部分包括前10卷,主要批驳异教徒对基督教的责难,重评罗马史,认为罗马的毁灭是咎由自取,与基督教无关。第二部分包括后12卷,系统阐述基督教的历史观:第11-14卷阐述了人类社会的起源;第15-18卷阐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第19-22卷阐述人类历史的结局。 《上帝之城(修订版 套装上下册)》将有助于我们把握基督教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演变,理解西方文化
《悲剧的诞生》一书的独特之处是对古希腊酒神现象的重视。这种现象基本上靠民间口头秘传,缺乏文字资料,一向为正宗的古典学术所不屑。尼采却立足于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现象,把它当作理解高雅的希腊悲剧、希腊艺术、希腊精神的钥匙,甚至从中提升出了一种哲学来。在《悲剧的诞生》中,他是凭借他 内在的经验 理解了 奇异的酒神现象 ,并 把酒神精神转变为一种哲学激情 。 《不合时宜的考察Ⅰ Ⅳ》是尼采早期思想转折的一部作品,显示了成长和成熟时期尼采的基本思想,是对《悲剧的诞生》的延续,同时也预示了其未来哲学思考的新方向。 《1870-1873年巴塞尔遗著》收录了尼采长长短短共十篇文章。这些遗著让我们体会到尼采当时紧张而充满激情的探索,这种探索传达出他的文学抱负和雄心的形成。其中显示出那种年轻的急躁心态,尼采力图以
1938 1944年二战期间,罗素在美国讲学,《西方哲学史》即是此间的成果之一;该书美国版出版于1945年,1946年推出英国版。此书受到了广大读者极大的欢迎,成为了畅销书,并且罗素主要因此书获得1950年的 诺贝尔文学奖 。 196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何兆武先生翻译的《西方哲学史(上卷)》,下卷后来由马元德先生翻译。今影印该书1945年美国版,由Simon Schuster出版公司出版。
在中国,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广为人知的英译本是斯密(Smith)本,1957年三联书店(后商务印书馆续印)的蓝公武译本,1983年台湾学生书局的牟宗三译本,1991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韦卓民译本,都是从Smith的英译本转译。 Smith的英译本于1929年由著名的麦克米伦(Macmillan)图书公司出版,1933年稍作修订出第二版,此后都是对第二版的重印。本次影印依Macmillan的1968年重印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汤一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本土宗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纵观中国历史,道家对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医药卫生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道教逐渐走向成熟、定型的时期。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新思潮,基本上都有反宗教的倾向,因此,学界对中国传统宗教的研究,长期呈现严重忽视的倾向,尤其是对道教,更普遍地视之为迷信。本书纠正了时代的无知,将道教提升到学术层面来探讨,为重建道教的思想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书主要对道教的创立与早期发展、最基本的教义、主要的经典与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深入的研究,提示出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特征。这对于我们
《纯粹理性批判》1787年版,作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版《康德全集》第三卷于1904年出版。1968年,德国德古意特(De Gruyter)出版社重印了该书。本次影印即依1968年的德古意特版。
1807年任教于耶拿大学的黑格尔出版了《精神现象学》,这是阐述其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部纲领性巨著,标志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创立。马克思赞誉《精神现象学》为 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 。 Johannes Hoffmeister在迈纳(Meiner)出版社的 哲学丛书 (第114种)出版了一个 新批判版 (相对于拉松在20世纪初出版的 批判版 ),1952年的第六版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学术标准本。Miller的英译本以及贺麟、王玖兴合译的商务 汉译名著 版都是根据这个本子译出的。今影印1952年版。
01《人类幸福》Human Happiness 让我们在生命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关于人的理性与信仰的大胆思考 《人类幸福》是17世纪哲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尔的著作。书中的散文和箴言对人性及人神关系做了大胆的深入思考,并对想象与理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 让这两股力量结盟是对的,虽然在这种和平态势下想象占有很大优势, 但在对立状态下它占有更绝对的优势。 理性永远不会彻底战胜想象,相反的情况倒是常见。 〔法〕 帕斯卡尔 17世纪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都有极大贡献,对机械计算器的制造和流体研究有着先驱性的贡献,他还拓展托里切利的研究,澄清了压强和真空的概念,并积极为科学辩护。在哲学方面,他被认为是仅次于笛卡儿的法国思想家。 摆贵勤 同济大学文学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作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版《康德全集》第五卷于1908年出版。1968年,德国德古意特(De Gruyter)出版社重印了该书。本次影印即依1968年的德古意特版。
1739 1740年,休谟(Hume,1711 1776)出版了《人性论》;1888年,塞比-比格(Selby-Bigge,1860 1951)编辑出版了新版本,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次影印的即是1888年版的1960年重印本。
1945年,梅洛 庞蒂(Merleau-Ponty,1908 1961)在法国Gallimard出版社出版了《知觉现象学》。本次影印的是1945年版的1972年重印本。
本书在黑格尔(Hegel,1770 1831)生前,于1817年、1827年、1830年出版了三个版本。在 友人版 (或称 米希勒版 )的全集中,将学生们的笔记作为 附释 一起出版。在拉松(Georg Lasson,1862 1932)版全集中,则不收学生的笔记,并考订了三个版本间的差异,该版于1905年出版,并于1920年、1923年、1930年再版,今即影印迈纳(Meiner)出版社的1930年版。
11《忏悔录》A Confession 文学巨匠真实而感人中年精神危机回忆录,标志着托尔斯泰作家生涯的转折点 写出《战争与和平》和《安娜 卡列尼娜》以后,列夫 托尔斯泰在51岁时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竟认为这是一次毫无意义、令人遗憾的失败。《忏悔录》讲述了这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从追求审美理想朝着洞察宗教和哲学问题的转变。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这本发自内心的重新审视以及随后的精神觉醒中得到了启发。这本不朽的作品适合所有曾经为生命匆匆流逝而忧心焦虑,想要知道生命真正价值是什么的人。 〔俄〕列夫 托尔斯泰 俄国小说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他是在托尔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曾言: 不认识托尔
1641年,笛卡尔(Descartes,1596 1650)以拉丁文出版《哲学沉思集》,1647年出版法文版。20世纪初,亚当(Charles Adam)和塔内里(Paul Tannery)编辑了《笛卡尔全集》(被称为AT版),其拉丁文版被编入第七卷,法文版被编入第九卷部分(该卷第二部分为法文版《哲学原理》)。本次即影印1904年AT版法文《哲学沉思集》。 另,本书后收入笛卡尔《几何》一书的英译本,版本为1952年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的著名丛书 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 第31卷。
柏拉图的《理想国》至少有30多个英译本, 洛布古典丛书 希英对照本Paul Shorey的译文,则兼顾了学术性和通俗性,该译文曾入选英文版《柏拉图著作全集》。 商务 汉译名著 版,郭斌和、张竹明的译文即是依Loeb版的古希腊文翻译。原书分为两册:一至五卷为上册,1930年初版;六至十卷为下册,1935年初版。本次影印,上册依1963年重印本,下册依1970年重印本,并将上下册合刊。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初版于1781年,二版于1787年;德国费利克斯?迈纳(Felix Meiner)出版社 哲学丛书 37a卷《纯粹理性批判》,由施密特(Raymund Schmidt)编辑,是将1781年版(边码为A)和1787年版(边码为B)合刊。其1930年版成为一标准学术版本,此后几十年迈纳版《纯粹理性批判》都是对1930年版的重印,直至1998年Timmermann编辑了新版本,作为 哲学丛书 505卷。 本次影印据迈纳出版社1930年版的1960年重印本,除目录和索引外,正文部分共766页。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邓晓芒、杨祖陶译本据迈纳出版社1976年重印本。
《摩诃止观》,原名《止观》,共十卷,是天台三大部之一,为天台宗大师智顗晚年很为圆熟的止观著述。这部书是智顗大师在荆州玉泉寺结夏安居期间所说,由门人灌顶笔录成书。书中阐述智顗大师独特的宗教实践与体验,并以五略十广之分法,详说止观之实践。此书被奉为天台优选法门实践的指导书,盛传于中国历朝乃至日本。
有一天,我所遇到的一个人对我说:“多年以来,我的日子过得一团糟,每天我都向上帝祈祷,希望一觉醒来能变得像我的狗一样快乐。 回家后,我开始观察我的狗麦奇。他总是很快乐。麦奇是我见过的活得最开心的家伙。他总是能不断找到新的喜悦,发现新的事物。 我清楚地意识到,一定有某些事情是麦奇知道而我不知道的。于是我决定研究一下麦奇的态度,看看究竟他在做哪些事情。
《性经验史》是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在本书中,福柯试图勾勒出自16世纪末以来在用科学方法研究性的话语中规训身体的权力机制的历史知识、权力、意志,走出现代的获救的希望是古希腊罗马的伦理,在这里,欲望和快乐不是被压抑和克制,而是被加以适度的控制和恰当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