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道家的典籍繁多,一般人哪怕穷尽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尽观全貌。 本书是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号米晶子)精选毕生所集道家经典,如《道藏》等诸多道家原典中的经典篇章,配以直观形象的绘图,以及精准实用的注解。为普通人了解道家文化、修身养性,省却不必要的参访功夫,实为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经典之作。 炁 化三清, 體 能载道, 源 乃先天道统, 流 为老君法脉,书名故曰《炁体源流》。
《逻辑学》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G.W.F.黑格尔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承认在自然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存在一种作为世界本原的“绝对理念”,他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理念发展过程的描述。他认为,逻辑学是研究理念本身发展的科学。当理念处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阶段时,他称之为客观逻辑;当理念扬弃了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而作为概念的概念,即作为“主观性”的概念出现时,就称之为主观逻辑。因此,《逻辑学》由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两部分组成。
《谈谈方法》: 近代哲学之父 笛卡尔代表作, 我思故我在 初次登场!本书是笛卡尔的思想自传,也是笛卡尔哲学体系方法论。本书作为笛卡尔著作,他以半自传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论述自己探索总结的新哲学方法以及形成过程。在本书中,笛卡尔阐述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步骤 排疑、分类、排序和全面,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形而上学、数学哲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问题。本书被认为是近代哲学的宣言书,树起了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大旗。 《第一哲学沉思集》:关于理性与批判的经典,探讨人类心灵的能力和局限性。本书是笛卡尔重要的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力图使心灵摆脱感官的桎梏,通过纯粹理智来获得正确的知识。他探讨了上帝是否存在、感官是否可靠、怎样寻求真理避免错误等问题。他从 我思故我在 的命
Macdonell的《学生梵语语法》在其生前共出版过三个版本:初版于1901年,增订再版于1911年,修订三版于1927年。此书已成为英语世界经典的梵语入门教材。 商务印书馆于2011年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由张力生翻译,老一辈梵语专家韩廷杰和巫白慧校订。汉译本将梵文单词、例句的相应英文,都翻译成了中文,其实直接以英文来理解梵文单词、例句的语法结构反而更容易,故影印出版牛津大学出版社1927年版。
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前262 前190)与欧几里得(Euclid,前325 前265)、阿基米德(前287年 前212年)并称为古希腊的三大数学家。英国的数学史家希思(Thomas Heath,1861 1940)翻译了三人的《圆锥曲线论》《几何原本》《阿基米德著作集》的英译本。 希思编译的《圆锥曲线论》,于1896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次影印的是剑桥著名的Heffer Sons图书公司的1961年重印本。书前有希思的长篇 导论 ,影印时不收。
1899年希尔伯特(Hilbert,1862-1943)出版《几何基础》,1903年出版修订后的第二版;1902年美国数学家汤森德(E.J.Townsend)依希尔伯特还未出版的修订稿翻译出版了英文版。本次影印,德文版依德国Teubner出版社的1903年版,英文版依美国Open Court出版社的1902年版的1938年重印版,英文版没有翻译德文版书后的五个附录,故影印时也不收录德文版的五个附录。 1900年希尔伯特在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学问题》的演讲。德文版初发表在G ttinger Nachrichten,S.253 297,1900。美国数学家纽荪(M.W.Newson,1869 1959)翻译的英文版初发表在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Vol.8,p.437 479,1902。本次影印即依以上两个版本。
Allen与Greenough的这本拉丁语语法书初版于1872年,名为《拉丁语语法》,仅274页;第二版问世于1877年,共329页;第三版(1888年)篇幅大为扩充,共488页;第四版(1903年版)共计490页,更名为《拉丁语语法新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将拉丁单词、例句的相应英文,也都翻译成了中文,但其实直接以英文来理解拉丁单词、例句的语法结构反而更容易,故影印出版Ginn Company Publishers的1903年版。
本套装收录《乌合之众》《自卑与超越》《墨菲定律》《沉思录》。其中《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书中,作者考察了自然与社会、宇宙与人生、理性与欲望、自我与他人等种种关系,剖析了他本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及自身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思考了诸如道德、宗教、人生伦理、自然哲学等问题。提出要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并且付诸行动等观点。全书每一页都充满智慧。
《善的历程》是一本哲学史著作。该书按照时间顺序共分为十章。章写的是孔子对于儒家价值体系的奠基,第二章第三章分别讨论的是孟子和荀子,第四章讨论的是《中庸》和《易传》两个文本,第四章探讨的是董仲舒的思想,第六章第七章分别处理的是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书中称为 宋明新儒学 ),第八章讨论的是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转变,第九章研究儒家价值体系在近代的历史命运,后一章则为儒家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的重建提供若干思路。
在西方历史上, 苏格拉底之死 具有极为重大的思想史意义。柏拉图早期对话录中的《游叙弗伦、申辩、克力同、斐多》这四篇就是围绕这一事件展开的。《游叙弗伦》写苏格拉底被告亵渎神灵后,在法院门口遇到游叙弗伦,讨论关于 虔敬 的问题;《申辩》写苏格拉底在法院上的自我辩护;《克力同》写在监牢中与好友克力同关于 义务 的对话;《斐多》写服刑当日与友人讨论生死。 前三种,商务 汉译名著 版由严复的侄孙严群教授依Loeb古典丛书中的古希腊文翻译;《斐多》,杨绛先生晚年依Loeb古典丛书中的英文翻译。今影印Loeb古典丛书《柏拉图集》卷中的这四种著作,版本为1914年版的1933年重印本。
苦难是上天另一种形式的爱,它提醒我们从错误中回来。一切的苦难、灾难,都是一种无言的呼唤。当爱与觉醒足够时,它将自动走远。所以,苦难不是恶魔,而是觉醒的闹钟。 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感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求是指望结果,修是培植因缘。感是得道多助,算是一厢情愿。
苦难是上天另一种形式的爱,它提醒我们从错误中回来。一切的苦难、灾难,都是一种无言的呼唤。当爱与觉醒足够时,它将自动走远。所以,苦难不是恶魔,而是觉醒的闹钟。 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感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求是指望结果,修是培植因缘。感是得道多助,算是一厢情愿。
《几何原本》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完整且流传最广的数学著作,也是欧几里得最有价值的传世著作。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系统地总结了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及智者派等前代学者在实践和思考中获得的几何知识。欧几里得建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初版于1790年;德国费利克斯?迈纳(Felix Meiner)出版社 哲学丛书 39a卷《判断力批判》,由新康德主义代表人物福尔伦德(Karl Vorl nder)编辑,其1924年第6版成为一标准学术版本。 本次影印据迈纳出版社1924年版的1959年重印本,除目录和索引外,正文部分共361页。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邓晓芒、杨祖陶译本据迈纳出版社1974年重印本,其边码亦是到361。
本书为缅甸仰光学院的学生而写,适合没有梵文基础的学生,出版于1906年,迄今仍是英语世界实用的巴利语语法书之一。 上世纪60年代,季羡林先生在北大讲授完梵语后续讲巴利语,就是用此书作为教材;当时的学生黄宝生先生晚年翻译了此书,于2014年在中西书局出版;中译本将巴利语单词、例句的相应英文,也都翻译成了中文,其实直接以英文来理解巴利语单词、例句的语法结构反而更容易,故影印出版英属缅甸出版社(The British Burma Press)的1906年版。
《增一阿含经(套装共3册)》向前有助於了解根本佛教及原始佛教,向后有利於认识已分化的部派佛教以及已演化的大乘佛教。近代学者研究原始佛教圣典,由西方学者开始,日本学者后来居上,我国当代印顺长老的研究更是超前一大步。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 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主要阐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质、道德评价的性质和斯密以 公民的幸福生活 为目标的伦理思想。在书中,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阐释了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并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堪称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 圣经 。 《理想国》 《理想国》又译为《国家篇》或《共和国》,是古希腊著名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也是西方传统政治思想*代表性的作品。全书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展现了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式的世界。这本书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还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本书为尼采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名说出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也可以说是一本查拉图斯特拉的说教集或者说是查拉图斯特拉的行藏录。这部作品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本书以散文诗体写就,宣讲 超人的哲学 和 权力意志 ,通过主人公查拉图斯特拉阐述出:人类是处于超人和禽兽之间的物种,人类的进步方向是超人;上帝已死,唯有让上帝死才能进化为超人;人类的道德便是超人甘于坠落自己的意志等哲学思想,用诗歌的语言,讲述了尼采对于人生、人类、痛苦、快乐、期待的深刻领悟。这本书是一部哲学书,却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尼采哲思录》:本书呈现了尼采在生活中各个层面的哲学感悟。作者从自身角度出发阐述哲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我们探寻快乐与学习结合、人品与利益统一、工作与理想并行
经典是古代圣贤才智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源头。 多认识经典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长得更快、更高。 多认识经典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文字带有民族智能、民族风格。 《论语》、《史记》、《孟子》、《庄子》、《战国策》、《诗经》、《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红楼梦》等,这十本书应该是现代国民的“*限度经典”,作为这个民族的一份子,没有读过这十本书,就称不上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但是,现代人实在太忙了,大人忙着五光十色、小孩忙着被教改、社会忙着全民英检、国家忙着走出去,人人都在盲茫忙,商周出版因此为忙碌的人们炖一锅大补汤,用最活泼简明的文句.把经典的精粹提炼出来,让大家可以在“三上” (马上、枕上、厕上)阅读。在做完文字针砭、为语文把脉、把病痛治好后,让我们来培元固本,增强功力,站在文
印光(1861~1940),陕西合阳人。传为大势至菩萨化身。是近代绝无仅有的一位彻晤自心、圆悟藏性而为我国佛教界所公认并奉为净土宗第十三祖。大师一生潜修秘证,贯通宗教,但他却专注弘扬净土念佛法门,并以书信方式细致耐心地解答念佛人提出的各种疑难杂问。所写书信、论文及开示法语,字字珠玑,语语见谛,被有慧眼之士汇集成《印光文钞》大量流通。被教内外大德、专家和学者们誉为是一部浓缩的藏经,视为珍宝。 《新编全本印光文钞》(北京大方广华严书局编注)洋洋多达150万言,虽无疑不释,有问皆答,但大师的宝贵开示大都分散在各篇书信和文章之中,今人欲遍览全文而得其要旨者,实非易事。特别是初机学佛者更是难得其绪,难窥全豹。故华严书局同仁们,为方便念佛人断疑生信,解决念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传印亲自关心和指导下
和尚能算命吗?如何用佛教理论将一位正在向你推销开过光据说能转运的佛像、法器的“高僧”怼到无言以对?——放生就一定能得到福报吗?当一群大妈手提各类生猛海鲜准备在公园绿地里开一场“水陆大会”的时候,你如何有底气地向她们侃侃而谈:“大妈,其实你们的行为并不符合佛教的某某说法……”——禅宗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它的理论从哪里来,它的宗旨又指向何方?当你的朋友向你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禅宗小感悟”牌鸡汤时,你如何给它撒上一把名为“理性”的胡椒面? 作者相信,一切看似高深莫测的学问,都能通过逻辑和理性来一一厘清其脉络。佛学这门深深写入中国文化基因的学问,它的发展与流变是怎样的?当我们说出“有缘”“报应”这些来源于佛教的词汇时,它们本来的意义是什么?从白马驮经的竺法兰到为求真经不惜“偷渡”
《象雄宝藏》是孜珠·丁真祖普俄色用汉语结合自身的体会阐释夏扎巴大师《法藏宝库》,完整系统地总结了雍仲本教的理论体系和修习方法。内容涉及象雄佛法的重要观念和修悟方法;如何取舍具相或不具相的依止上师法;以暇满难得、生死无常、轮回之苦启发的因果大法;下士道修得天人胜生之福气;中士道解脱之功得、皈依法;上士道菩提发心、六度四摄事等显宗道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