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就有关系。如果我们关心自己的生命,我们怎能不了解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甚至与生命本身的关系呢? 《论关系》集合了克里希那穆提对“关系”这一问题的演讲精华。我们活着,就会有关系。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所有的人我关系都是一面镜子,从镜子中,事情的是非曲直看得很清楚。要看清事物都需要焦点,而这面镜子就是我们的焦点。社会是个人构成的,要改变社会,就要从改变基本的人我关系做起。要结束战争,就不能不从对个人、对家庭及其他所有人的尊重开始。 关系是发现自己之门。我们处理个人及他人的关系,其实对所有人类问题都有着广大及深远的意义。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以一篇考察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先驱者们的长篇导论始,追溯了泰勒斯所发动的那场理智,经由巴门尼德的形而上学、阿那克萨戈拉和原子论者们的复杂的物理学理论而达到。该书详加剪裁、精审翻译,并予以评论,历史地展现了哲学思维本身发生、发育、发展、烟花、转变的进程。
东方哲学是人们已知的最古老的思想形式.领先西方哲学几个世纪。对唯物主义的不满正在促使西方思想家转向东方思想那种综合的思路,但往往流于肤浅和表面。 《视读东方哲学》一书中介绍印度和中国——这两个最古老的、最有影响的东方思想的源头。它重点介绍了印度教哲学各学派,印度佛教的各流派以及中国的儒家和道家传统,并且讨论了它们和西方真理观的根本差别。它阐明了东方人在存在、义利观的核心和实现觉悟问题上的看法。并且指出东方这些思想是如何与宇宙的整体融为一体的,这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和科学观察不同。这本书是哲学爱好者了解东方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理想读物。 作者理查德?奥斯本在伦敦艺术大学的坎伯韦尔艺术学院讲授哲学和文化研究。他精妙有趣的文笔,加上艺术大师博林?梵?隆为本套丛书所绘的插图。让本书
AJ艾耶尔是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师从哲学家赖尔和石里克,是维也纳学派的成员之一。英国哲学界称他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仅次于罗素。 《二十世纪哲学》是艾耶尔1982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他打算把这本书写成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续篇。《二十世纪哲学》从问题史的角度出发,全面深入地评价了20世纪西方哲学重要流派的观点,同时对于西方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及2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特点,具有广阔的视野和独到的看法,值得每一个从事哲学研究、特别是西方哲学研究的细读。
《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贺麟的著作集之一,分上下两篇。上篇由贺麟先生1947—1948年在北京大学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讲课记录整理而成,论述自亨利·柏格森至约西雅·鲁一士的十余位西方现代重要的哲学家(流派);下篇收录贺麟先生建国后的一些演讲稿和文章,主要是批判胡适的实用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以响应1955年起批判资产阶级唯心论的党的号召,与上篇形成鲜明对比。
康德或许堪称近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同时也最为深邃难解。在本书中,作者探究了康德作品的产生背景,考察了康德与莱布尼茨和休谟的关系,以及康德试图建立一种既非唯理论又非经验论、但却能显示人类理智界限的哲学的努力。全书用强劲的笔触探讨了康德哲学中的先验演绎、律令、美与设计、启蒙与律法、先验哲学等复杂主题。
《活出自己的伟大》原名《沉思录》,是一本与自己对话的箴言录,共收录格言警句十二卷四百余则,内容涉及灵魂与死亡,德行与责任等人生诸多方面。此书作者如同一个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拷问自己。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的告诫,这是对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规劝。正是由于这本书,才使得斯多亚派的精神深深植入近代西方文化精神之中,为后世留下不朽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