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主要介绍了几组关键的概念: 劳动力与资本家的关系: 劳动过程。被视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提示了两种特殊的现象。 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他也就在资本家的管理下劳动。资本家会注意,使劳动能顺当地动作,生产手段能在合目的的方法上被使用,还使原料不浪费,使劳动工具节省,使其磨损以劳动过程所必要的使用程度为限。 生产物是资本家的所有物,不是直接生产者(劳动者)的所有物。资本家支付劳动力每日的价值。在这一日内,它的使用权就像其他各种商品使用权一样,是属于他。商品的使用权,为商品购买者所有。劳动力的所有者,在提供自己的劳动时,实际也只提供他所售卖的使用价值。从他走进资本家工厂那时候起,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从而,它的使用(即劳动),即属于资本家。从资本家的观点看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创始人,卢卡奇深刻参与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和学术形态的当代重塑过程。《卢卡奇研究指南》(三卷本)精选近半个世纪以来英语、德语、俄语、法语等学界有关卢卡奇的经典研究论述,系统展现卢卡奇各个思想发展阶段、各个思想发展维度的 学术共识,努力为 卢卡奇研究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卢卡奇研究指南》三卷本分别对应卢卡奇早、中、晚期的思想, 卷聚焦卢卡奇的早期思想,第二卷主要讨论卢卡奇影响 的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第三卷主要探究卢卡奇中、晚期理论著作。
1844—1852年间,策勒(Eduard Zeller,1814—1908)完成三大卷六大册的《古希腊哲学史》;1883年,完成《古希腊哲学史纲》,本书后来经过作者本人和其他学者的不断修订。1928年,奈斯特勒(Wilhelm Nestle,1865—1959)完成修订第十三版;美国学者帕尔默(L.R.Palmer,1906—1984)即依此1928年版,于1931年出版了英译本。翁绍军译、贺麟校的汉译本,即是依帕尔默的英译本。本次即影印1928年版。
人工智能科学既是全球学界热点关注的重要学科之一,但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科学的书籍都是从科学和工程学角度写就的,从哲学角度对于人工智能问题的关注,还相对稀少。虽有一些论文论及,但是无大部头的系统论述。这和人工智能科学自身的研究目标有关。早期的人工智能专家的研究野心是,要通过机器模拟的方式来全面复制人类心智活动。正是因为看到了哲学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内在关联,现在西方已经有一门比较火热的新哲学分支,就叫“人工智能哲学”,甚至有自己的专门刊物,如“机器和心智”。但汉语哲学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全面跟进。所以本书要向读者介绍人工智能科学的基本发展历史和基本技术;介绍“人工智能哲学”这门哲学分支的大致发展情况;维氏哲学将对知识表征、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非单调推理等人工智能的子课题做出贡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哲学科普书,分为三册,共三十讲,时间跨度从古希腊到近代。 《西方哲学史讲义?上》——从本体的追问,到信仰的建设?单册简介:?世界是什么?我是什么?智性人格是如何诞生的?古希腊哲学的中心是本体论,探讨宇宙及万物的来源,而后苏格拉底把哲学关注的对象从宇宙转移到了人生。 如何获得心灵的宁静?快乐是什么?痛苦是什么?幸福是什么?古罗马哲学的中心是人生论,是对幸福、道德、政治的思考,它是苦难时代的哲学,力图从哲学中获取力量。 ?人往往要吃了苦才会感到 大的乐吗?神存在吗?灵魂存在吗?中世纪哲学由 ,哲学成为神学的奴仆,以信仰为中心,讨论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 《西方哲学史讲义?中》——从性灵的觉醒,到认识的反思?单册简介:我知道什么?怎样才能获取真正的知识?近代前
这部《因明大疏校释》是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简体版的基础上,从古籍整理的角度,重新梳理修订完成,不仅是其因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者, 可谓《因明大疏》之整理定本。郑伟宏由于具有因明、逻辑双重深厚功底,所以在因明与现代逻辑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其因明观点自成体系,别具慧眼,堪称我国因明学界的一面旗帜。 他主张:汉传 的陈那因明是演绎与归纳的结合,藏传 的法称因明才发展为演绎推理。 这本80万字迄今对《大疏》注释详尽、研究深刻的因明专著,可代表1980年代以来因明研究领域的 成就。他对《大疏》进行逐字逐句的注释与评论,既肯定窥基的因明成就,又指出窥基的某些错误发挥。并且,他对《大疏》阐述的“四个一”的重要观点,颇耐人寻味:一、一部高深的学术专著;二、一把打开陈那因明体系大门的钥匙;三
这部《因明大疏校释》是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简体版的基础上,从古籍整理的角度,重新梳理修订完成,不仅是其因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者, 可谓《因明大疏》之整理定本。郑伟宏由于具有因明、逻辑双重深厚功底,所以在因明与现代逻辑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其因明观点自成体系,别具慧眼,堪称我国因明学界的一面旗帜。 他主张:汉传 的陈那因明是演绎与归纳的结合,藏传 的法称因明才发展为演绎推理。 这本80万字迄今对《大疏》注释详尽、研究深刻的因明专著,可代表1980年代以来因明研究领域的 成就。他对《大疏》进行逐字逐句的注释与评论,既肯定窥基的因明成就,又指出窥基的某些错误发挥。并且,他对《大疏》阐述的“四个一”的重要观点,颇耐人寻味:一、一部高深的学术专著;二、一把打开陈那因明体系大门的钥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