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道德哲学中不少重要成分受自然法理论的影响非常大,自雨果·格老秀斯(Hugo Grotius)之后,新教主义内部发展出了这些自然法理论。一般认为,新教徒的自然法理学在自然权利与自然法之间留有一种张力,而且这种张力对后续的很多道德和政治思想特别重要。对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道德哲学来说,这种观点尤为恰当。在对十七世纪欧洲自然法背景做一个广泛的概观之后,本书论点由此主要集中在十八世纪苏格兰的道德思想上。
洞山良价祖师的《宝镜三昧》是曹洞宗的纲宗,所谓“宝镜”,是以一面明镜时常关照自己;“三昧”,即让自己的心达到不被外物牵着走的状态。冯学成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把禅宗修学方法、明心见性的关键要害处讲解得十分透彻
《美学与艺术欣赏》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美学与艺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思维方式、现代艺术观念以及多种艺术审美形式等。书中融注了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学习研究成果,例举了大量现代不同流派的美术作品、建筑艺术作品等,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价值。
《马克思革命观》 为美国著名哲学家罗伯特·查尔斯·塔克 (1918-1992年) 最负盛名的著作。本书旨在通过对马克思革命观、 马克思与分配公平、 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运动的非激进化、 马克思与历史终结的分析, 历史和逻辑地展现马克思革命观发展的理论轨迹。这对于人们研究和理解马克思革命观的发展, 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情感的语法:舍勒思想引论》是对德国现象学家舍勒思想的学术型的导读或引论。主要分三个部分:部分是对舍勒总体思想以及国际新的含勒研究状况的概览式介绍,第二部分主要致力于梳理舍勒现象学伦理学思想的总体脉络,第三部分关注的是舍勒思想背景下的人格、榜样与爱的秩序等问题。 《情感的语法:舍勒思想引论》所提交的文字介于教材和专论之间,对于爱好合勒思想的同道和学生朋友或不无小补。
《老庄学文献及其思想研究》讲述了:老庄学不仅自身形成了一个十分浩繁博大的学术系统,而且跟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密切相关。老庄学与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两学的发展交融共进,与儒、道、释三家关系错综复杂。《老庄学文献及其思想研究》所论,主要选取历代有代表性的老庄学文献进行思想史的分析,试图揭示历代学者在诠释老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理论创新和时代精神,由此凸显老庄学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持久的学术活力。
修学拙火是殊胜成就的最快捷方法,《智慧成就拙火瑜珈,开启智慧的本觉能量》将密法中开启智慧的拙火瑜伽法门,总摄为偈颂口诀详加解说,帮助学人了解拙火瑜伽的心要,以在生活中自然引发拙火,成就智慧拙火瑜伽,证得圆满的悉地成就。
此书揭示中西哲学的一个交点,它可能是一颗种子,孕育未来的思想。这个揭示要求原本地领会海德格尔,包括准确把握原初文献,厘清有关的哲学史脉络,发现隐藏着的思想源头,以及贴切地理解这位哲学家的晦涩的思想方式和表达风格,乃至这种方式与风格的相互需要。对于中国和印度古代哲理的解释,则要求突破流行的概念化方法,以现象学的柔性方式直接感受它们生动的思想特性。 由此,才能探测到中国古代哲理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内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既有事实(包括作者独自发现的事实)的支持,又有来自某种哲学的亲缘联系。这亲缘性不仅表现为家族的相似,还显现为一些相映成趣的区别。 这本书是否做到了这些?回答只在读者的阅读体验中。如果它毕竟在这些方面迈出了真实的步子,那么在几重意义上,此书都是一个原初的发现。海德
苏格兰启蒙运动对现代西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从哲学视角观察18世纪的这段历史。的研究者组成的作者队伍为本书提供了专文,分别讨论大卫·休谟、亚当·斯密、托马斯·里德、亚当·弗格森以及其他苏格兰思想家,落笔范围包括哲学、自然神学、经济学、人类学、自然科学和法律,并涉及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欧美文化的传承及影响等诸多方面。对这一段丰富多彩的思想运动历史,本书提供了的导引和指南。
佛教是世界宗教之一,约自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中国,但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结合起来,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众多的宗派,在社会、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特别是哲学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高僧传》全面记载了从佛教传入中国的汉初到梁代天监十八年的高僧共257人,附见者又二百多人,是研究这一时期我国佛教发展史的最重要的资料,也是研究该时期历史和文学等方面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