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悦书金刚经》为宿悦书写的金刚经。本贴以十六开本印刷,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原作的精髓,实为书法爱好者研习、临摹之佳品。作者宿悦自幼在父亲指导下学习书法,15岁时拜书法家骆舒焕先生为师,系统学习书法篆刻及古典文学。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初期对华传教运动历史事件必须根据事实,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待。如果不能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或用其他一厢情愿的方法去解读历史,历史事件就会失去它本身的历史意义,或得出错误的认识,也不能为后人所借鉴。这一部分论文旨在通过对传教运动历史背景的研究,揭示传教运动以及传教士在殖民主义扩张运动的政治背景、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下所进行的传教活动;通过研究历史有助于中国广大教牧同工、同道认识今天中国教会在新形势下继续坚持三自原则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化基督教进入中国后,传教士们把中国文化视作对立面,力图用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基督教信仰来取代或改造中国文化。这样的宣教方式导致了基督教与广大知识分子及人民群众的对立,而且直至今日中国教会在思想方式和神
藏民族在青藏高原的发祥史,据考古发现,距令13000年至17000年,真可谓遥远而古老!这就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古老的藏民族文化,它的源头究意在何方?在西藏本教!本教史书记载,系统的本教产生于3800百年前。那么,原始的、萨满色彩较重的本教就更早了!西藏本教解释世界是为了首要解决人类与大自然(神、鬼)关系和谐。既然如此,它就得告诉或提供给人们如何协调,如何改善、推进自己生存环境的举措。本教创造了藏文化的很多最初:生活民谷、行为规范、西藏历算、西藏医学、藏文字、宗教信仰、政教制度等等。在主体上,它毫无愧色地可以称谓为藏文化的源泉之一。西藏本教是积极入俗的宗教,它参与人间的大大小小诸多俗事,大到参与国政、主持部落联盟盟誓和赞普的婚丧仪式,创立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等等,小到出行选宅、男女
,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由谢东编写。
玄应《众经音义》上承《尔雅》、《说文》等古训,反映了唐时语言的使用状况和古今汉语演变的概貌。本书对这部佛曲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涉及文献学、音韻学、训诂学、佛学、史学等多项领域,考证了《众经音义》的成书过程、内容体例、各本異同及佛藏的传承渊源,归纳阐释了各本1180多个反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其中一些複音词、新词新义、方俗口语词和外来词作了详尽的考探,展现了汉语辞彙由文言到白话过渡时期的风貌,论述了《众经音义》在语言研究、古籍整理研究、辞书学研究和文化史研究等方面的学术价值。
本书通过对传统价值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的逻辑分析,解构了传统价值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教条,澄清了阻碍人们理解价值理论的诸多概念问题,重构了新的价值研究的问题体系和概念体系。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具体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价值经验形成的先验程序,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人类价值观念的生成和演绎的先验程序及其普遍规律,重塑一个系统的价值认识论。同时,作者尝试将中国传统哲学的修身养性方法纳入认识论和价值理论研究中,为破除西方哲学的文化霸权,促进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合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总之,本书是一项原创性、综合型研究,对推动价值哲学研究乃至整个哲学的中国化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摄大乘论》传入中土之后,一度成为显学,并因此而形成一“摄论宗”,后来融入唯识宗。《摄大乘论本直解》是作者丁小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首次采用注释、今译、读解结合为一体的形式,力求尊重原著本义,同时发掘微言大义,以及表达作者本人的一些学术见解。
这本书共提出了一百个问题,其中许多问题,都是每个人曾经想过的,但可能是站在不同的层面,或不同的角度去想的,那么,这本书,黄胜常老师就提供爱思考的朋友们一些新的切入点,依佛法的正知、正见、正觉,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高度去重新看待、探索一些人生更重要的问题。本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佛教的人生”与“人生的佛教”,对弘扬“人间佛教”很有裨益,对人生常遇的迷惑问题和疑难病症,应病施治,对症下药,释疑解惑,发人深省,值得一读。本书为您提供了一些新的切入点,或许能帮助您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度度去重新看待一些人生重要的问题。
美岱召是蒙古族辛亥革命先驱经权先生的出身地和故居,是著名蒙古族史学家、文学家、诗人荣祥先生的家乡,是乌兰夫同志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旧址,是萨县抗日游击队的创立地和主要活动区域。1996年,美岱召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2005年,美岱召村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探寻美岱召史诗般的传奇历史,让我们翻开由苗润华、杜华编著的这本书,从容走进这座阴山脚下的“城寺”罢。
《沉浮榉溪》这本书,就在以上这些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编写。全书以“婺州南宗”和榉溪孔氏家庙考证为核心内容,然后上加上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榉溪孔氏后裔聚居地的现况这样三大板块而构成。比较凑、严密。需要在此说明的是考证部分,笔者以展示历史资料为主,因为用历史说话总比个人推测臆断具有说服力、可信性。但是相对来讲也因此带来一些缺陷,那就是此部分读起来会显得乏味。这是本人能力所限,无法获得两全其美的地方。这本书,由于帮忙的人比较多,所以整个编写时间只花半年多,但是为了“婺州南宗”,为了榉溪孔氏家庙,文章开头说了,是从前到后10年时间。这么多年头说不多也实在不少,值得庆幸的是工作至此基本上可以告一段落。告一段落是什么意思?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应该考虑下步工作做什么?怎么样?窃以为下一步工作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 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阅读禅门公案,是挑战性的心灵探险,我们永远不知道就在下一瞬间,会有什么奇妙非凡的事情降临在我们身上!
本书集中向读者展示的是与教义相互印证的另一种俄耳甫斯诗教的重要文本——八十七首俄耳甫斯教祷歌,祷歌是任何教派信众的日常食粮,从宗教生活的意义上说,它甚至比教派的教义还要得要得多。本书中译稿依据西方古典学晚近两种公认比较成功的祷歌注疏本迻译。为便于读者的理解,特附上一篇西人晚近的研究论文作为附录。 本书不仅值得与《俄耳甫斯教辑语》相互参看,与荷马、赫西俄德、品达、柏拉图对勒,获益可能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