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华文明不断融合、发展,成就了独具特色的东方佛教造像艺术。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石窟和地面寺院的造像之外,还有很多传世之作及随着考古事业发展而发现的深埋于地下的造像艺术。这些造像由于大多已脱离了原始的环境,其所蕴含的宗教意义逐渐减弱,而审美意义则凸显出来。其材质丰富,不仅有常见的石刻、木雕,还有金铜、漆器以及陶瓷等。这些造像时代不同、材质不同、制作手法也不尽相同,却在遵从经教典籍的同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美学样态,带给人们别样的视觉盛宴。
一片片绿洲,见证着西去的玉器、丝绸、瓷器、茶叶、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等等物质文明传播,也见证着东来的佛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等宗教文化传播。世界的古老文明——中国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亚文明、希腊文明,都曾在这里会集。 《中印佛教艺术巡礼(精)》以史诗般的气势,生动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璀璨辉煌的石窟艺术,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内涵丰富、历史厚重的中国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广告语:千幅书影,万种藏品,近代西人在华出版物讲述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本书涵盖1842—1942年间以传教士为主的西方人士在中国刊印出版的各类书籍以及海外出版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文献,以作者全力收集到的上述出版物的出版时间、出版机构、内容等为线索,分六十章展开,对这一时期出版的近千种出版物的版本、源流、主要内容和历史价值作了详尽的梳理,探微发覆。作者的研究成果清晰地反映出“传教士汉学”向“专业汉学”这一汉学 重要演变过程的面貌与特征,亦能丰富对这一时期中西交流史、我国近代出版史和印刷史的认识。正文后另附二十二则目录,有上海土山湾印书馆、河间胜世堂印书房、香港纳匝肋印书馆等出版机构的中英文、小语种出版物目录,中英文报刊目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