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道者,姓李,名和。生于北宋年代,河南南阳内乡人。为陈抟之师,是宋代一位高僧,仙风道骨式传奇人物,既精通相术,又擅长易学、术数,并将其融为一炉。 《搜神圣览》说:“麻衣道者,常以麻辫为衣,蓬面积垢秽,然颜若童稚,双瞳凝碧。”陈抟与麻衣道者同在崇龛(今四川省安岳县境内)修道,后来又同在华山论道,两人思想相通,情感笃深,陈抟对麻衣道者十分尊崇,称赞他“道德高杰,学通天人,至于后人,尤有神仙之鉴。” 其著作有《麻衣神相》、《火林珠》和一部由其弟子陈抟以注释形式流传下来的易学论著《麻衣正易心法》一卷,其中以《麻衣神相》最为经典。 《麻衣神相》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对人体相貌进行系统叙论的相术著作。
本书作者具有扎实的四柱命理学基础功底,他善于把四柱命理学知识巧妙地运用到奇门遁甲中去,并发现了年命或日干、值符与太岁三合局、三会局时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对奇门终身局的运用中,也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他把四柱预测中的大运和奇门终身局结合运用,使两者各显特长、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测效果。 本书中,作者还选取了多个古今中外著名战争案例,力图结合奇门遁甲研究,探索战争艺术与国学之间的关系。在对这些战役、战斗的研究中,作者从奇门遁甲的运算规律着手,解剖战争、战役、战斗,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对于我们如何认识战争、认识世界以及如何把握未来,具有一定层次的军事意义和现实意义。 同时,作者用大量预测事例,对刑事案件、官司诉讼、地理风水环境、升学考试、婚
《古代命理学研究:命理格局(修订)》是针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人对古典文献中阴阳五行在预测人生的疾病、体质、生命的变化状态尚不了解,对某些神秘现象抱着各种盲信,以及想知又不得而知的各种不解的心理状态,通过古籍学术资料,尽量以现代科学原理对其奥秘的部分,进行通俗的整理和破译,并以此提供给读者参考与认识。
大六壬作为一门“推天道以明人事”中国传统 术数,在测验人事上历来独享盛名。研究六壬,必然要学习其技术要点:精通六壬, 要研究其丰富的学术思想体系。本书集作者二十年研壬之心得与功力,对六壬历史源流、哲学思想、基本原理、壬书评价、研究原则、学壬方法、信仰修行、实占技术要点、典型案例、用壬实践、六壬名著、历代壬学精华、壬友交流等都进行了 的探讨、整理与全面研究。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观点客观辩证,对于所有六壬爱好者们,都有特别之指导价值。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内容简介:《赵州禅师语录(壁观)》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这本书是作者对禅师弘扬佛法的语录所做的诠释,涉及禅宗义理、佛家历史和相关掌故,文章谨严,有助于读者了解禅宗思想文化。内容包括: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上、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中、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下等内容。
《知易数术学——开启术数之书》一书,是赵知易先生用禅宗方法,回归远古,感悟阴阳而得。此书紧扣阴阳玄理,抓住时空动变,使千百年来的各种预测方法回归一家,归于一法,使预测术学习起来更直接,更简单,是术数发展到今天还没有的。 赵知易先生认为,既然所有的术数分枝都是阴阳学说的子孙,就理应共同遵守着一个共同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阴阳。于是,作者以“阴阳”为主线,将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八字、六爻、奇门、六壬、金口诀、甲子速断等几种预测术,完全回归到阴阳学说,并——作了讲解与推演。作者以阴阳为基础,太易阴阳理论为依托,时空动变为根据,将几种预测术串连起来,使原本复杂的几种预测方法,变得简单易学,“再也不是一种方法一种理论,真正做到万法归宗。
《正统性的意欲:北宗禅的批判系谱》以神秀为中心,发现了许多被遗忘和改写的北宗禅历史和思想的踪迹,并以之与天台、华严、密宗等关系予以梳理,同时给出新的阐述,其中涉及到过去学界未曾留意或研究不够深入的课题很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以“正统性意欲”这个具有权利学话题的概念来审视禅学内部的学派之争,虽说难免会将宗派、思想间的问题简单化、政治化,但作为一种学术研究仍不失为一种角度。
《五行精纪:命理通考五行渊微》内容简介:天赐九畴,首日五行。人生天地之间,有形则莫不有数,有数则莫不囿于五行之中,是以善卜筮者,皆可钩深致远,遇事先知。凡探赜索隐之术,皆称五行之学。古人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岂空言欺人哉! 春秋战国前,善相者多;推禄命之术,则盛于汉。贾谊讥司马季主日:“高人禄命,以悦人心;矫言祸福,以规人财。”则此术之久远,已非一日。今日之世,上至士大夫,下至田夫野老,人人喜谈命,故廖先生考验得失,校量深浅,成《五行精纪》三卷。此书上接汉唐之学,下启明清之术,承前启后,乃命学重要典籍,启迪世人,功莫大焉。 盖五行所寓,有常焉,有变焉。常易推也,迹也;变难推也,理也。自非心通意悟,不足以尽此。古称善其事者,莫如李虚中,万端千绪,错参重出。学者就传其法,因书悟
《古方术研究导引》是马保平教授继《中国方数文化思想方法研究》,《论语另释解读》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方技与数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析与研究探索,在大量分析与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揭示了“古方术”的理论根基和各门类方术的连接主线与基本方法,并依此序对方术基础知识,方术之根,方术联机以及古方术的方法基础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方术”是个古老的名词,它起源于远古,定名于两汉“方”指“方技”,是以医药,养生,炼丹,炼气等为主要内容的神奇方法技术。“术”指“数术”,是以天文历算,星,占,相,卜及各类测术与为主要内容的玄妙知识体系。“古方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汇了
本书作为“蒙古国文学经典译丛”之一,计划从蒙古国著名诗人达·乌日央海近期新出版的十卷本作品选《树木》《永恒之因》《面对微笑一般陈旧的人生》《醒》《一生死过多回》《我的生活,是鸟儿》《秋天饮马》等书中选出100首左右诗作进行翻译。达·乌日央海毕业于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蒙古国作家协会奖诗人、曾多次夺冠蒙古国“水晶杯”诗歌大赛。2017年获得亚洲文学奖。著有《致人们》、《冬天的鸟》等诗集、《相逢,诀别》等长篇小说,共有千余部作品。译者将以更贴近原作的诗歌语言将达·乌日央海的经典诗作呈现给广大的汉语读者。
五行是什么?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起源于原始的宗教崇拜,又从宗教母体中脱胎而出,进入哲学思维的境界,发展成为五行哲学。五行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物质构成。自然界和人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相生相克,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构成了变化不居、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五行哲学构筑了宇宙生成图式,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性,但又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一个循环流转、周而复始的过程。五行哲学对宇宙的认识,作为世界和方法论,在传统哲学中居有重要地位。
已经出版的各类奇门遁甲著作中,几乎全是以转盘奇门为主流的,极少有人真正懂飞盘奇门局的具体布局方法,由于传统奇门自古便分为飞盘、转盘两大类,因此从弘扬传统术数文化这个角度讲,飞盘奇门遁甲的发掘工作迫在眉睫。《奇门启悟》一书的出版,使易学界这一空白项目得到了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