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藏语采集,以汉文笔录,四十多年来激情不减、故事泉涌的,除了廖东凡先生,还会有谁? 本套丛书以十种之盛,全方位展现西藏本土传统文化:从神山圣湖的动人传说,到四季节庆的民间生活;从历史人事的掌故种种,到市井乡间的众生百相;从形态奇异的宗教护法,到壅塞雪域的三界诸神……所涉内容之辽阔之深远,看一眼本套丛书的书目就知道了。 在这些故事中,有些是已经逝去的风景,有些正在发生着改变,或者添加了新的内容。唯其如此,这套丛书才显得弥足珍贵。
神社神道、教派神道、神道新宗教体系。它们构成了一相既互相关联又独立存在的整体。本着这一思路,本书努力探究制约和推动神道发展的诸多因素,探求神道对外来宗教文化的接受、消化、再创造的过程,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的形态等。
《闽南与台湾民间神明庙宇源流》作者段凌平着眼于闽台两地民间信仰,在十数年辛苦的田野调查基础上,用极为严谨审慎的态度追古溯今,考证了两地民间神明及庙宇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同时用轻松的口吻将生动的民间传说融入其中,不仅论述了闽台文化信仰的差异,更揭示出两地民间信仰的传承流变且互相交融的事实。《闽南与台湾民间神明庙宇源流》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2003-2012)》的部分汇集了笔者撰写的“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系列年度报告。写作缘起于2003年末,当时上海《社会科学报》的副主编段钢先生邀请我撰写“年度盘点”文章,回顾当年西方公共知识界发生的重要事件。未曾想到,这个综述工作后来成为我每年元旦前必做的功课,竟然连续写了十年。文章最初以介绍为主,后来加入了更大比重的分析评论。篇幅也逐渐扩展,从起初每篇6000字增加到近年来每篇超过工5000字。 《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2003-2012)》第二部分收录了笔者对西方学者的访谈系列。这个系列原本计划访问十位学者,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全实现。感谢友人徐贲教授的慷慨支持,同意将他做的一篇访谈也收录在内。四位政治理论家(桑德尔、贝拉米、里拉与米勒)的对话,展现出西方政治思想界的辩论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