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第4版)/高等学校教材》是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第三版)的基础上,并根据我国颁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10)(2015年版)(简称《规范》)、《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简称《铁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12征求意见稿)(简称《公规》)编写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第4版)/高等学校教材》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文字叙述清楚。为便于教学和读者自学,每章有小结、思考题和习题。
《人格的发展(精)/国民阅读经典》包括了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和自性化方面的论文,突出了在儿童的智力障碍、情感和情绪障碍中父母和教师的特别重要性。荣格反复强调,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父母和教师的心理状况极为重要。他认为,父母之间糟糕的心理关系可能是形成童年期障碍的重要原因。荣格坚称,教育儿童的人不仅要懂得教育,更要发展出自身的独立人格。此外,荣格还概述了儿童发展理论,为我们呈现出一位名叫“安娜”的女孩和她母亲之间的种种趣事;探讨了婚姻关系,认为它可以帮助或者阻碍个体的自我觉醒;很后,以对人格的发展和自性化过程的阐述结尾。
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自清末开始,至今已延续了百余年。《老子与西方哲学/当代学人文库》从源头和基本理念入手,以代表人物老子和亚里士多德为主要对象,分析中西哲学的异同,目的是发扬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吸取西方哲学的长处,探讨、总结人类理论思维发展的共同规律,推动哲学研究向前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课题立项之前,《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及其价值意蕴研究》作者对列宁后期的经典文献,尤其是对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列宁在病逝前夕,通过口授,留下一组文献,出版界将这组文献合称为“最后的书信和文章”,而学术界,多将其称为“列宁的政治遗嘱”。其中,列宁在《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两篇文章中,就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改革问题,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建议和富有远瞻性的设想。围绕列宁的“最后的书信和文章”,我以列宁加强执政党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对国家机关改革的构建等为议题,探索了列宁的社会主义监督思想。 课题立项后,《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及其价值意蕴研究》作者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以俄国历史发展为线索,结合列宁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究了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哲学使人深刻。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世界本质及其存在、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一切具体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的根基。哲学是教人如何思维的学问,它是智慧之学,能开拓人的眼界,使人能有创造性思维,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一门学科。然而一个人学习知识的能力(包括精力、理解力、时间)是有限的,那么,对于一个普通读者,如何在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掌握必需的哲学知识呢?《图说哲学(耀世典藏版)》不仅注重实用性,而且也没有忽视自身的审美要求,书中配入200余幅与文字相契合的图片,包括经久流传的哲学名著书影、记录哲学家音容笑貌的画像与旧照、体现哲学思想的传世名画等,通过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合,立体、直观地
《哲学的慰藉》既是一部论述哲学和神学问题的经典名著,也是文学史上的篇章,以散文与诗歌交替的形式描述作者在狱中绝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涉及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等重大问题。
《哲学的慰藉》既是一部论述哲学和神学问题的经典名著,也是文学史上的篇章,以散文与诗歌交替的形式描述作者在狱中绝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涉及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等重大问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第4版)/高等学校教材》是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第三版)的基础上,并根据我国颁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10)(2015年版)(简称《规范》)、《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简称《铁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12征求意见稿)(简称《公规》)编写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第4版)/高等学校教材》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文字叙述清楚。为便于教学和读者自学,每章有小结、思考题和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