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 周易外傳 箋疏》是对王船山名著《周易外传》的笺释之作。 全书分“通说”、“凡例”、 “周易外传笺疏卷一”、 “周易外传笺疏卷二”、 “周易外传笺疏卷三”、 “周易外传笺疏卷四”、 “周易外传笺疏卷五”、 “周易外传笺疏卷六”、 “周易外传笺疏卷七”几部分。“通说”部分对王夫之的生平、思想及其易学研究作了性的概说。“凡例”部分说明了本书所参考的底本及参校本,并逐一解释本书所采用的体例。而“周易外传笺疏” (卷一—卷七)为本书正文部分,多涉字词考订,索引典故,句意解释及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引用辨析等。
《敦煌写本相书研究》对敦煌写本相书的研究,主要从三个层面上展开:(1)文献考订,以第二章为主。在此前所进行的相书文本释录校注基础之上,对十二个卷号的相书残卷作出更为系统的归纳、考辨与分析,按其形式与内容,将敦煌写本相书分为五大类别,并逐项考订其性质、内容与特点。(2)文本分析,以第三、四、五章为主。 相术,是通过观察人的形体外貌、声音、气色、行为举止等特征,来预测命运的一种方术,是古代先民在纷繁多变的社会现实面前,试图以一种先验的方式把握命运的尝试与努力。中国相术起源甚早,春秋时期已开始流行于社会上层。相书的出现也相当早,《汉书·艺文志》中即有著录。汉唐之际的相书,仅可考知的就有近二十种,但均已亡佚。流传至今的,只有宋元及其以后的著作。敦煌遗书中保存下来的十二个卷号的古代相书
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自清末开始,至今已延续了百余年。《老子与西方哲学/当代学人文库》从源头和基本理念入手,以代表人物老子和亚里士多德为主要对象,分析中西哲学的异同,目的是发扬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吸取西方哲学的长处,探讨、总结人类理论思维发展的共同规律,推动哲学研究向前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舍勒的知识社会学研究是在现象学哲学的高度上进行的,从理论层次和具体研究对象方面来看,与以卡尔?曼海姆为突出代表的,主要立足于研究现实问题,因而具有很多经验色彩的知识社会学有所不同,以哲学家的敏锐眼光和大学问家的渊博学识来研究和论述所有这些领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真知灼见,本书所收相关著作,为我们认识知识社会学提供了视角。
《王船山 周易外傳 箋疏》是对王船山名著《周易外传》的笺释之作。 全书分“通说”、“凡例”、 “周易外传笺疏卷一”、 “周易外传笺疏卷二”、 “周易外传笺疏卷三”、 “周易外传笺疏卷四”、 “周易外传笺疏卷五”、 “周易外传笺疏卷六”、 “周易外传笺疏卷七”几部分。“通说”部分对王夫之的生平、思想及其易学研究作了性的概说。“凡例”部分说明了本书所参考的底本及参校本,并逐一解释本书所采用的体例。而“周易外传笺疏” (卷一—卷七)为本书正文部分,多涉字词考订,索引典故,句意解释及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引用辨析等。
以通俗的语言,将庄子篇中的《在宥》篇的要旨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这两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禅说庄子:天地、马蹄》以通俗的语言,将庄子篇中的《天地》《马蹄》篇的要旨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这两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人为什么活着》这本书集中体现了鲁道尔夫 欧肯的“精神生活哲学”,鲁道尔夫 欧肯认为哲学不应以抽象概念为中心,应该以活生生的生命或生活为中心。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克服自然与精神、个体与总体的矛盾,使之不断走向二者的统一,成就崇高的人格。
《柏拉图的本原学说》阐述的柏拉图哲学是一个整体,既包括其对话录中的思想,也包括柏拉图口传的未成文学说的内容,最终在这一基础上呈现出柏拉图通过辩证法一以贯之的本原学说体系。可以说,本书以柏拉图的“本原学说”为线索,勾勒出柏拉图哲学的一幅完整肖像。
心定和尚出家弘法三十余年,其足迹遍及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曾在东海大学教授“佛教与人生”的课程,对佛理曾做缜密的思维,融贯了原始佛教与大乘佛法,并在南北传佛教的融合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 《心定》一书是根据心定和尚在禅堂或佛学讲座的讲稿整理而成,内容包括参禅修定的具体方法、要领,佛法上的思考和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修行的方法运用在生活上。心定和尚的这些弘法教学,既颇具深度,又能做条理的层次分析,对参禅修定的初学者来说,是很好的禅修导引。
《孙子兵法》是我国军事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本书分为原文、注释、译文及提示四个部分,对《孙子兵法》进行了精到解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重视字词(包括虚词)的注释,详尽周全并力求其准确性;(二)采取直译的方法,通过原句、注释、译文三者对照阅读,读者能够在古文、古汉语知识、规律方面亦有所收获。(三)有难点及与今注家的解读有不同的地方,在“提示”列出并加以评点,以开阔读者的眼界,更好地理解《孙子兵法》。本书字斟句酌,语言通俗明白,解读精当,具有的经典普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