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学术类图书。本书是第四届道教文化节高峰论坛论文集。全书共分道教哲学、道教文献、道教理论、道教史学、道教与民间文化几个部分,反映了靠前道教研究的近期新成果。
冲虚子伍守阳是明末内丹家,内丹清修理论的集大成者。本书首先对伍守阳生平、师承授受、著作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第二,探讨伍守阳内丹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主要探讨了内丹清修派自唐宋至伍守阳之前的基本理论;第三,从丹道理论、丹法结构等方面揭示伍守阳内丹思想之奥秘,并对伍守阳与柳华阳之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对伍守阳三教合一思想进行了详细探讨;,分析了伍守阳内丹思想的特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王中江(1957~),籍贯河南省汝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理性与浪漫:金岳霖的生活及其哲学》等。:本书包括:道家形而上学的诞生及推演,道家对本体与语言关系的领悟,道家形而上学的方法,释“德”,“化”观念及其历史拓展等内容。
这是一部参透社会人生奥秘的旷世奇书。这是一份满载中华道学文明精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位学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耗时30年呕心沥血献给读者的传世之作。 《丹道法诀十二讲》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作者倾毕生学力,以现代科学和中西哲学、精神分析学、中西医学的视角破译内丹学和禅宗、密宗修炼的奥秘,并将与其相关的社会人生问题作了剖析;后一部分则阐述各派丹道具体修持方法,并将丹家秘传的抄本附录于后。
研究道教思想史有助于深入认识道教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作用,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发掘传统思想资源,建立新的人格完善理论,为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有助于整合传统生态智慧,提高维护环境的自觉性,服务于人类真题生存。本书为《中国道教思想史(第1卷)》,包括道教思想渊源和汉魏两晋南北朝的道教思想两编内容。
本书搜集刘一明在栖云山、兴隆山名胜古迹中所撰的大量碑刻文字、对联,为道教殿堂所作的募疏序、为时人及道教人物所作的传记,以及大量的诗词歌赞,对于研究刘一明的生平及其易学思想,研究甘肃省名胜古迹、历史、地理、人物、民俗着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