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在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了窖藏的大批佛教造像。这批造像数量大、种类繁,雕造精美,彩绘富丽。因而出土以后就引起轰动,受到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引起学术、宗教、艺术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兴趣,并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和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龙兴寺遗址发现的佛教造像,有陶、铁、泥、木与石雕,然以石雕居主,且以青州所出石灰岩为多。造像总数达四百余尊,时代跨度从北魏至于北宋,具明确年代刻铭者有北魏永安二年(529)与北宋天圣四年(1026)等作品。但以北朝作品为多数,即以北魏晚期到东魏、北齐时代之作为主流。龙兴寺北朝时期作品,镂刻精妙,工艺特殊,虽然经过毁法时破坏,但仍可见其时佛像造型的丰富多样与时代特征。更极为珍贵的是,佛像多数保存了表面的彩绘贴金,使今人得睹当时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金刚般若波 罗蜜经》。金刚指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 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 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完成(旧译:到达彼岸) ;密意为无极。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 宋代书法家张即之的书法深受唐人影响,后转师 米芾,参以晋唐经书汉隶,并能“独传家学”,自成 一家体系。张即之擅长楷书和榜书,尤喜作擘窠大字 。楷书结构严谨、端庄,行书则用笔枯硬,近于刻露 ,毫无温润典雅之感。传世作品有楷书《汪氏报本庵 记》、《大字杜甫诗卷》和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等。
佛法三藏十二部,卷帙浩大,广博繁杂,其中之精奥,实乃穷劫难尽。而且,佛法义理囊括甚广,世间法、出世间法,无所不包。因化世导俗,不懂世间法,则无以知众生之根机,亦无法以方便教化众生。“世间善言佛说尽”,或可以说明佛教教化之广。 《俱舍论》是印度佛教百科全书式与辞典式的论书。是理解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之基础,在中国和日本都有极大的影响,价值甚大。本书在注释《俱舍论》时,对《俱舍论》的作者、思想来源、组织结构等方面都进行很好地梳理,而且详细介绍《俱舍论》的传译经过及其注梳经过,使读者能够得到系统地理解。
王骧陆、元音所著的《开大智慧》中不少内容鲜为人知,却与人人密切相关:人的由来与归宿、因果定律、开大智慧了脱生死……在其他普及型佛学书中较少见。就如心密三祖元音老人曾说:“能有幸听到这个法,是多生历劫所种善根得的福报!要做难遭遇想。”因此希望读者以谦逊崇敬、感恩之心和人性本有之善心来阅读。
黄信阳主编、黄元吉原著、蒋门马点校的《乐育堂语录》一书,虽为道籍,实可视为三教真传主要典。……千古丹经,不病于偏执枯滞,即病于玄奥幽眇,不隐于龙虎铅汞,即遁于坎离水火,使读者不穷毕生之精力,即难得融会贯通,不获明师之指点,郎难得心领神会。本书则一扫此弊,既极明白简易,复能畅发宗风,对于行工次第亦复程序粲然,不但为道家登真之捷径,且亦为儒家入圣之坦途,释家作佛之不二法门也,融三教于一炉,诚名山巨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