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由世界伊斯兰教和中国伊斯兰教两大部分条目组成。其基本内容包括:伊斯兰教传播、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基本信仰、经训典籍、教义学说及社会思潮、教法制度和礼仪、派别与社团组织、中外人物、历史事项、圣地寺院和古迹、各国伊斯兰教及传播地区、文化教育、主要穆斯林民族、常用术语等部分。在伊斯兰文化方面,介绍了伊斯兰教的宗教学科、哲学、伦理、史学、文学、艺术、建筑、语言、文字、书法及各门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全书以思想、文化史为主线,贯穿于各类条目中。
人是依靠因缘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应该多多广结善缘,因缘愈多,成就愈大。有时一句好话、一件善事、一个微笑,都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成就大好功德。所以,每个人都不能轻易放弃任何结缘的机会。结缘,使我们的人生更宽阔,前途更平坦。积德结缘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根源。 本丛书还包括:应变:生存之道、自在:人生哲学、放下:快乐之道、远见:管理诀窍、欢喜:处事秘笈、豁达:做人之道、感恩:生活、之道、善行:人生规划、勇气:成功之道、般若:心灵处方、喜舍:智慧之法。
本书是一部大型工具书,内容包括西方哲学史、西方现代哲学和东方哲学;范围之广,条目之全,与我国同类辞书相较,都可算它的独特之处。把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编为一册,便於我们对整个人类思想的发展过程作综合的鸟瞰,使我们能全面地、动态地考察东西方各种思想派别的特点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和意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几个附录:《外国哲学中文译作、着作书目提要》《外国哲学期刊一览》和《国际哲学组织与机构》,这些都是国内图书中所从来没有的,为读者和外国哲学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中国作为古老文明的大国,赋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传统,我们不能不承认,对于这方面的思想资源过去我们开掘得很不够。这里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思想障碍”,不能不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往往局限于辩证法、哲学的名称、词语而遮蔽了它的特有内容和实质,对《周易》的认识状况就说明了这点。 《 新编详解》这部著作,文不足十万,学术含量却有千斤重。人们不久会发现,这部书在易学研究史上将有似一块里程碑。昔日王引之用“精锐凿破混沌”、阮元用“石破天惊”评价焦循“易学三书”,用以衡量先生此书,倒很贴切实在。 书中对前人未曾解决的老大难问题,给以精锐突破,真正是“凿破混沌”、“石破天惊”。具体而言,先生此书做了三件事,均可谓。 ,整理《系辞传》,恢复《系辞传》原貌。《系辞传》义蕴深奥,文字芜杂,古
《凤凰文库·纯粹哲学系列·身体、空间与科学:梅洛-庞蒂的空间现象学研究》是国内本空间现象学专著。 《凤凰文库·纯粹哲学系列·身体、空间与科学:梅洛-庞蒂的空间现象学研究》以“空间”这个核心哲学问题为线索,利用身体、空间、科学这三个关键词,讨论了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现象学家梅洛一庞蒂在牛顿的空间与康德的先天直观形式之外开辟出的理解空间的第三条道路。作者还尝试利用“现象科学”的新概念来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百年学术难题:中医科学性难题,为重新理解和阐释中国的科学传统与文化传统提供了全新的思想资源。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很多经典,而转型时代的经典尤具活力。中国古典时期的周秦时代,出现了一大批经典,后来结集为《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及至晚周时代的《荀子》都可以看做是“周秦之际”转型时代的系列经典。唐甄编著的《潜书校释(附诗文)(精)》是明清思想经典丛书之一,通过系统的翻译,帮助读者更好的学习清代古典哲学。
在这本关于知识理论的综合的概观书中,作者帮助我们考察有关问题并发现深刻理解知识论所能获得的益处。作者以一种可接近的和诱人的方式论述了诸如怀疑论、知觉、知识分析、先天知识、基础论—融贯论争论以及内在主义—外在主义争论等知识论中心论题。另外,作者还分析了阿尔温?普兰廷加最近提出的保证与适切运作功能理论,综述了德性知识论、信念的本性与伦理学,并对记忆提供了一种深层次的讨论──这个论题在其他教科书里通常是不加以讨论的。
本书是范祥雍古籍整理汇刊之一,是释迦牟尼所居国(五印度)的地方志,全书共分为八篇。《遗迹篇》是《大唐西域记》的节本,本书是历代中印交通和佛教在中国流传状况的重要史料。
《奈萨仪圣训集》在伊斯兰教经典中仅次于《古兰经》,辑录了穆圣的言行,也在阐释《古兰经》的基础上,对穆圣时代不断出现的新事务、新问题作出裁决,成为伊斯兰教立法的第二渊源。奈萨仪辑录的《奈萨仪圣训集》即为伊斯兰教逊尼派六大部权威圣训集之一,特点是圣训出处严谨,真实地反映了辑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