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卷本《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属于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基础性的学术工程。它不仅是山东文艺出版社向建国60周年献礼的重点出版项目,而且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1三期建设的子课题之一。参与编纂的同志主要为本院的教师和学生,此外还有几位是外校学有专攻的中年学者。 这本《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5卷1976.10-1984.12)》(作者张清华)是“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系列第5卷,介绍了1976.10-1984.12之间的事件。 《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5卷1976.10-1984.12)》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部分教师和研究生通力合作的结果。
本书分别介绍了韩国教育发展整体情况、教育发展规划沿革、李明博政府教育政策与改革措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初等和中等教育改革动向、教员评价制度、教育监选举制度改革、高考和招生政策、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改革动向、国立法人化改革、高校特色化办学政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王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书中既有对韩国教育政策与改革动向全景式的扫描,又有对韩国教育各个层面发展脉络细致入微的考察。本书的特点是资料翔实、精准、可靠、全面、独到。韩国的教育发展与改革对我国有重要借鉴意义,因此本书对我国的教育决策、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及教育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广大韩国研究者来说也是一份的参考资料。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科技包围的世界,我们时刻都在交流。为了“永远在线”,我们牺牲了面对面的交谈。我们彼此背离,却去亲近手机,我们的心永远都在别处。若要感同身受,要成长,要爱人与被爱,要获得衡量自己或他人的能力,要接近了解并融入周围的世界,我们必须交谈。交谈是我们所做的拥有人性,也是很通人情的事。我们因为对科技的热情而远离面对面的交谈。不过,事实证明,在教育领域,交谈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在工作场合,交谈有利于公司的盈利。 远离交谈的代价随处可见。在饭桌旁,孩子们要和手机争夺父母的注意力;朋友们学会了新的策略,知道当身边的人每每查看手机时该如何让交谈继续下去;在工作岗位上,我们退隐在自己的电脑前,忘记了正是饮水机旁的交谈才会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会在网上分享他人认同的观点,这是一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