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社会质量置于西方社会科学的主流理论框架之中,发展了社会质量的理论基础。在大量欧洲研究项目的基础上,本书明确提出了测量社会质量的具体方法和具体指标,向读者展示了社会质量的概念。这些对学习更为广泛和多元的社会科学至关重要,对社会政策的制定者和普通读者也具有启发意义。
本书整理并分析“四库”明人文集中的女性碑传文,并将其作为考察中心,研究了学界少有人关注的明代品官命妇这一女性群体。作为特殊女性阶层的品官命妇,是明代有政治身份的女性,与其他阶层的妇女生活既有共性,也有不同。本书以“四库”明人文集中的女性碑传文为研究基础,厘清了明代品官命妇制度的来龙去脉,结合社会性别、社会等级、家庭伦理和宗法制度等多重系统,全面考察品官命妇的社会角色、家庭生活以及她们的精神世界,突破以往研究中“男尊女卑”的单一形象,在多重视角下呈现品官命妇复杂、多样的生活面貌。
本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地方篇四个部分,围绕新时代促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时代要求,从性别平等视角出发,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性别统计数据的梳理分析,力求客观反映新时代十年妇女发展状况、时代特点与显著成就,展望“十四五”时期男女平等与妇女全面发展的新趋势,提出对策建议。
按照麦克·布洛维的分类,存在着四种社会学:专业2007年5月策的社会学;批判的社会学;以及公共的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是所有社会学的基础。但是,社会学家基于自己的专业基础,却可以而且应当发展出其他的社会学取向。公共社会学以公民社会的存在和成长为自己的基本目标,即在维系和发展公民社会的同时,达到对公民社会的认识。 《公共社会学》是布洛维教授在大陆出版的本中文作品集,收集了布洛维学术生涯中的几篇经典文章,包括《保卫公共社会学》、《社会学和社会的命运》、《拓展个案法》、《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等。阐述了布洛维教授深入研究公共社会学的主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