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0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02 经济与社会(第一卷) 03 经济与社会(第二卷,上下册) 04 罗雪尔与克尼斯:历史经济学的逻辑问题 05 批判施塔姆勒 06 学术与政治 07 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 08 韦伯政治著作选
坚持从梳理资本的历史脉络中洞察信息社会的本质,借助勾勒贝尔、吉登斯、哈贝马斯、卡斯特等重要信息社会理论家的论述优劣,敏锐揭示了信息社会成为当下资本主义的核心特征,展示出商业文明覆盖全球的所向披靡之势,而政治压力与商业、技术迷思经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整合,严重消弱了公共服务与民主基础。
2009年春在北京碰见浙江大学的河清先生,他说他在主持编写一套丛书,要我写一本关于中国“困难时期”死亡问题的书。我答应了,写了大约10万字。这套丛书没出,也就没往下写。此后虽然一些朋友说这个课题很重要,但觉得出版困难,一直没再动笔。 2011年春读了一篇关于苏联解体的文章。文章介绍了关于戈尔巴乔夫推动的“重评苏联历史”中“解密”斯大林迫害死多少苏联人的“研究”:从几百万到上千万,再到几千万;还分析了苏联人听信这些结论对苏联解体和苏共解散的作用。看着看着脊背有些发凉。 苏联为什么解体的说法有很多。 开始说是有“特权阶层”。实际上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低基尼系数的社会:苏共总书记与普通劳动者工资差别不过数倍,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以及城乡居民之间几无差别甚至倒挂。而那点所谓“
本书系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成果,由社会学所李培林担任课题负责人。全书共分七篇二十七章,从理论到方法、从历史到现状、从微观到宏观、从总体到具体,全面梳理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其涵盖面之广,内容之全,堪称一部社会工作的百科全书。无论对于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还是对于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推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球学导论》一书是目前学术界本全球学理论著作,它旨在建立一种新的学科知识体系,用以描绘一个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世界,并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全球变革趋势和形态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全书共三编内容,分别讨论“全球景观与全球内核”“全球关系与全球活动”“全球进程与全球价值”等。《全球学导论》作为中国全球学研究的开创性成果,对于研究者和学生来提供了一套用以观察和分析全球事务的框架,对于决策者和感兴趣的读者也提供了一种因应全球挑战的战略选择的视角。
“共同体”这个词传递的感觉总是很美妙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依赖。 然而,“共同体”不是一个已经获得和享受的世界,而是一种我们热切希望栖息、希望重新拥有的世界。这是一个失去了的天堂,或者说是一个人们还希望能找到的天堂。 要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就要付出代价。共同体体现了安全感,但同时也剥夺了我们自由。确定性和自由是两个同样珍贵和令人渴望的东西,它们可以或好或坏地获得平衡,但不可能永远和谐一致。确定性和自由、共同体和个体之间的冲突,永远也不可能解决,但我们可以对存在的机遇和危险作出评估,至少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在本书中,齐格蒙特·鲍曼评估了上述的机遇和危险,并以其与众不同和充满睿智的方式,提出了重新评估的概念,这正
本书收录有七篇真实的性经历,投稿者皆为大学生。他们所描述的內容,有懵懂的性启蒙、青春期的冲动与的心情等,相当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性观念。在每篇文末,则有张竞生撰写的按语,提出中肯的评论。本书的记录,取摘了每个人真实的经历和回忆,现身说法,是最实际的教育。 这部《性史》不是,乃是科学及艺术的书,凡有眼者只要开眼一见便即了然。这是科学的书,因为所写的皆是事实。就事论事,这是自然的事,这尤其是自然的妙事,它所写的乃许许多多妙人所做的无数无数的妙事。故我们所赏鉴的就在这些妙事,怎样而来从何而去,如何发展如何压迫,什么是正什么是奇,何事算乖巧,何件为笨拙。 总之,阅者应当具慧心、张智眼、伸妙手,把这些平常的妙事,再变为人间更加美善的妙事。有些整理起来便成为极有价值的科学材料了,又
内容简介
本书近250万字,主要内容有:养老机构院长职业要求与工作流程、养老机构战略管理、养老机构建设与开业筹备管理、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养老机构中医药服务管理、养老机构行政管理等,以文字、数据、图表、流程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表述,是一本实用、易操作、易推广的大众医学科普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