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文学思想,自一九一七年一、二月胡适和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到一九三七年的“八一三”抗战发生,共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当然它的萌芽还早。)在这短短的二十年期间,一方面受了世界各国近二三百年文艺思潮的影响,一方面因为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使中国的文艺思想,或多或少的反映了欧洲各国从十八世纪以来所有的各文艺思想流派的内容,即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现实主义)、颓废派、唯美派,象征派、表现派……以及新写实主义(亦称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动的现实主义,或新现实主义)。但是,人家以二三百年的时间发展了的这些思想流派,我们缩短到了“二十年”来反映它,所以各种“主义”或“流派”的发生与存在的先后和久暂,不象欧洲各种文艺思潮的界限较为鲜
福建与宁夏是对口支援的省份,闽宁镇由福建省投资建设,宁夏南部山区的居民先后移民至此处。杨占武编著的《苏醒的荒漠戈壁(闽宁镇发展纪实)》介绍了福建与宁夏的对口合作,以及闽宁镇的建立、发展情况,见证了闽宁镇从一个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开发建设成为移民村落,从移民小村发展到今天宁夏沿黄特色小城镇的艰难过程,显示了闽宁对口帮扶协作的巨大成就。
本书通过回顾国家会议中心接待2014APEC会议经过,总结提炼了会展场馆对重大外事国务活动的接待经验。书中所用案例,皆为国家会议中心实例,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和实用性。文字内容不仅涵盖了服务接待的各个环节,还通过图片重现了现场服务情节。最与众不同的是,本书的编写没有局限于国家会议中心自身工作,而是汇聚并甄别了大量珍贵信息,对此次APEC会议的准备、召开全过程进行了阐述。包括对APEC的详解和雁栖湖、水立方的接待记录等。读者不仅可以全程了解国家会议中心作为场馆的种种表现,还可以饱览APEC组织、APEC会议的历史内容。
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引进西方关于朝鲜半岛的研究著作,呈现韩国历史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探究韩国同周边世界的互动方式。丛书在时间上包含古代、近代、现代等多个时期,在维度上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主题,旨在从西方视角认识半岛,并以邻国历史观照自身。 《韩国音乐史》 韩国流行音乐(K-Pop)近年来已征服了全亚洲音乐排行榜,并且向西方市场进军。韩流明星在世界各地的演出经常座无虚席,他们的音乐视频在互联网斩获数亿播放量,K-Pop俨然已是一种全球现象。那么,K-Pop何以走向世界?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K-Pop是一种文化,更是一项产业。从偶像塑造到音乐制作,从市场营销到文化政策,每一个因素都在K-Pop的崛起中发挥它的作用。在K-Pop的舞台上,政治和经济不曾缺席,全球化和民族化相互交融又彼此对抗。K-Pop背后的故事,可以比它本身
这是一部关于“生活”的书。它将中国20世纪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画卷铺展在人们面前。那些身边周而复始的生活琐事,看似细碎、平凡,却原来饱含着那么久远的源流,那么丰富的内容,那么精彩的故事。服饰、饮食、民居、交通、婚俗、两性、养老、丧祭、节庆、娱乐、社保……,作者将百年来的世态风情、沧海桑田浓缩在这尺寸之间。一饮一食的传承,无不浸透着中华古国的悠远传统;一衣一帽的变化,无不展示着神州大地的现代化进程。 这是一部人人都看得懂的书。书中讲的,就是每天都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和一百年前相比,宛若两个世界。一百年前的人们不可能想象生活的种种演变成今日的模样;但是,今天的人们是否真的知道祖辈是怎样渡过的岁岁朝朝?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经百转千回,穿越时空隧道,遂成现在的模样。我们的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版本的《中国陶瓷史》,分别对中国陶器、瓷器的区别和发展史进行了不同的论述。本书作者集近50年古陶瓷研究之成果,另辟蹊径,追本探源,以胎和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进行研究,指出高温釉才是瓷器与陶器最根本的区别,并提出中国瓷器的五个发展阶段,即胎釉同源的灰釉阶段、胎釉同源的自然釉阶段、胎釉分制的自然釉阶段、胎釉分制的化学釉阶段、胎釉分制的长石釉阶段。这五个发展阶段孕育了两次大的制瓷技术革命,次是南北朝时期从胎釉同源转向胎釉分制,它为白瓷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工艺基础,第二次是17世纪制坯工艺、制釉工艺、彩绘工艺、装饰技法的全面革新,从而将中国的制瓷技术推向。作者在论述过程中,观点新颖,论理深入,证据充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对许多传统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挑战,阐明新的观点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