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和市场虽是经济学中的重要范畴,但在研究农村发展问题之中也通常被引入作为重要分析单位。如施坚雅就曾对中国农村市场体系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进行了考察,林毅夫所主张的新农村建设,其核心也是发展农村市场。在制度分析方面,当代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已有较多研究典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在借鉴和吸收这些重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着着重从社会学的视角,通过经验研究从多个方面去探析制度变迁、市场发展与中国农村发展的内在联系及趋势性特征。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运行过程中,足以影响大多数社会成员生活的,或能影响社会运行趋向的社会现象。它至少应有三方面的条件:(1)这种社会现象影响了大多数人的社会生活;(2)这种社会现象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关注;(3)这种社会现象必须要运用全社会的力量方能解决。
香港理工大学叶锦成教授带领其团队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运用西方多种心理治疗和精神疾病康复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取向的复元模式。在《中国取向复元模式实践(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案例研究)(精)》中,作者强调了正常化、融合、复元等为精神疾病患者开展社会心理干预的重要原则,并建构了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不同精神疾病的复元模式的内涵(CHINESE),为我们从社会心理维度理解精神疾病并开展专业化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本书第三部分让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如何运用中国取向的复元模式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具体案例,为社会工作者介入精神疾病康复服务领域提供了新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