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2》是2017年出版报告的续篇。我们在那个报告中已经说明,我们对中国卡车司机群体的调查将会持续开展三年,每年各出版一个调查报告,每个调查报告都有不同的侧重面。本次2018年出版的是第二本报告,涵盖三个不同的主题:“他雇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卡嫂:男人世界中的女人”以及“卡车司机的组织化”,故在报告结构上分为三篇。
从本世纪初以来,关于消费文化的问题就成为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文学以及新闻传播学等诸多学科的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这期间,学者们主要围绕消费文化的基本范畴及其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学术界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研究路径,甚至在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的理解上仍然比较混乱、尚难达成共识,已经成为制约消费文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全球化与国际传播研究丛书·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基于全球化的视野和历史的维度》分上下两篇共11章,上篇立足于人类消费实态的历史演变过程,重点研究了中西消费文化及消费观念历史变迁,并对中西主流消费文化及观念做了系统的比较;下篇是对现当代西方消费文化思想与理论的系统评析与研究,包括西方消费经济思想的流变,法兰克福学派的消费文化
作者梁戈在面对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逐渐患上了重度焦虑症。在几年里,他多方求医,足迹遍及北京各大医院和心理咨询公司,并在医师、家人、朋友的帮助下积极展开自我心理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自救”经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他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尤其是如何进行心理自救的方法分享给和他一样深受精神困扰的病友,希望有所裨益。同时,也希望《生命的出路(一个重度焦虑症患者的自救)》一书能够帮助每一位读者在面临生活和工作压力时,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快乐生活。
研究城市贫困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是整个贫困与发展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侧面;另一方面又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侧面。90年代初以来,我国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城市贫困问题。但是相比较而言,对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仍远不及对乡村贫困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进行了这项关于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专题研究。此项研究是一项以经验资料为基础的理论研究。研究的基本目标是比较系统地对现阶段我国城市中出现的贫困现象作出理论上的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贫困概念的理论分析,城市贫困状况的经验测量,现阶段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因果解释,以及我国城市反贫困政策的研究等。
“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7 日至19曰在上海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市档案馆协办。 来自34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9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近70篇论文,在经过12场精彩研讨后圆满闭幕。 与会论文围绕“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主题,涉及了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史的诸多方向和层面,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尤其是多学科的介入,对当今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更丰富的补充,推动了相关领域的进步。限于篇幅,本文只能以与会者关注较多的问题为中心,对相关论文稍加归纳。其不当之处.敬请有识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