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老龄人口社会的到来伴随的慢性病及失能老龄人口增多为背景,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老龄化状况、老年人生存状况及长期照护服务现状等问题,包括老龄人口变化及趋势,老年人生活处理能力现状,老年人经济来源状况,照护机构发展状况,社区服务设施及人力资源状况等情况介绍。
作者以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不局限于探讨生育问题本身,凡属因种族繁衍的需要而引伸或派生的一切足以满足这种基本需要、维护此项重要功能的事物、制度,都在本书的关注之列,如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等。作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对我们今天如何处理家庭婚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仍有重要价值。本书版本采用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本书通过十章内容的描述和分析,展示了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同时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我国老年人的人口及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包括老年人口的收入、健康、婚姻家庭、受教育水平、在业、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状况等内容。本书还从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老年社会保障以及老年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就老龄产业的发展对策提出了建议和思路。
《积极老龄化研究》收录了2002年马德里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关于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多篇论文,具体内容包括《论新时代的健康长寿观》《老年人的参与是积极老龄化的关键》《老年保障面临的挑战、成因及对策》《解读“积极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省养老服务机构调研报告》等。 “积极老龄化”这个词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的。积极老龄化既包涵了健康老龄化的意思,又表达了比健康老龄化更加广泛的含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的过程。积极老龄化既适用于个体又适用于人群。它让人们认识到自己在一生中体力、社会以及精神方面的潜能,并按照自己的需求、愿望和能力去参与社会,而且当他们需要帮助时,能获得充分的保护、保障
内容简介
《大国之难:20世纪中国人口问题宏观》立足于人口学规范研究,阐发20世纪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的方略和思路;通过人口与经济、社会等的交叉研究,挖掘人口问题中的有利因素以促进发展,规避不利因素以减少负面影响,对我们认识21世纪中国的人口形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