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大学的起源与本质、大学职能的拓展、大学主体地位的变迁、大学称谓的变化、大学的知识性平台、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理念的基本特质、大学的转型或退场、大学自信的生发与升华、大学传奇的资本意蕴与生命价值、大学文化的育人价值、大学教育的信任危机、大学教育的误区、大学治理的文化冲突、大学教师的学术与教学、大学的保守与、大学走向一流的逻辑等问题进行学理性阐释,从不同侧面刻画和描绘大学的应然或实然状貌,其中不乏个性化的质疑、反思和批判。
本书系统地阐述人机一体化思想的理论与方法。人机一体化思想,是机器智能化方法的一种,又路甬祥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在机器智能化领域产生影响,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书在人机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人机一体化思想的立论、理论体系、技术组成、关键技术以及该思想在智能系统的实现、控制和决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本书面向从事机器智能化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陈鹰:工学博士。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论组成员。
《名侦探柯南原画全集(1994-2015)》是(1994—2002)时隔13年的大幅修订版。除了与前版一致的内容,新增106页。新增内页为2003~2015柯南系列作品插图及封面,为了各类活动、特别合作项目等而画、却从未在杂志上刊登过的珍贵原画。前版8开拉页设计,改为与内页同大,并新增10张全彩原画,置于书的后半部分。2003年发行的原画集中刊载的青山剛昌老师同高山南小姐的珍贵访谈,原样再次收录!并新增2页青山老师的访谈内容!
本书是美国"后现代教育之父",美国课程专家小威廉姆斯?多尔教授有关其一生学术思想和研究总结的著作。全书回溯了他五十五年的学术生涯以及他对其学术领域做出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本书共分五大部分进行介绍,首先作者叙述了他偶然走上后现代与复杂性教育的研究之路的心路历程。第二部分中,作者通过探讨杜威,皮亚杰,布鲁纳,怀特海的思想,来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突破与改革。第三部分中,作者则通过论述利奥塔与杜威等人的思想,对后现代教育观的结构,形式与组织进行了反思。第四部分着眼于复杂性理论,并具体探讨了该理论在具体教育之中的实践问题。一部分是作者对于实际教学的反馈,并在其中提出了他的“4R理论”。
本书收录六篇讲稿形成,主要内容焦点:文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论辩;文学与社会、政治群我关系的省思;文学史和问雪地里的重新探讨。
本书集中反映2013~2015年各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以及有关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法律政策和行动等方面的进展,同时对1995年北京世妇会以来的政策变化和发展成果进行回顾和历史对比,力图为党和政府决策者、实际工作者及社会公众客观、清楚、及时地了解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状况,探索适合国情、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途径,切实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供参考。
本书集中讨论了人口过剩问题。作者指出,传统的增长以及无限发展的观念忽略了地球只有有限承载力的重要事实。作者提出了的“公地的悲剧”论断:“以公共利益为代价的个人获利”使村庄的公地牧场被过度放牧,因为每个牧人都想放养更多的牲口,过度放牧的结果由所有牧人承担,而增加牲口的利益则为个体牧人所有。这一“公地的悲剧”适用于全球的生态问题,“长期以来施行的污染一个地方然后迁往他处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人类的存在已经遍及地球,无处可逃。因此,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控制人口数量。
盖奥尔格·西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年)是德国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和《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是西美尔的社会学代表作。从篇幅看,前者在德国的社会学界也往往称为他的《大社会学》,后者为他的《小社会学》。从写作风格和论述内容看,前者属于纯粹社会学或形式社会学,后者属于哲学社会学。西美尔是生存哲学或“人生哲学”的追随者。他在这两部著作里都深刻地分析生存的基木特征,阐述超出人生自身范围的生存的基本特点。在《大社会学》这部著作里,他深刻地论述和研究社会化的形式和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西美尔的形式社会学集中地表现在这部著作里。
本书系统地阐述人机一体化思想的理论与方法。人机一体化思想,是机器智能化方法的一种,又路甬祥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在机器智能化领域产生一定影响,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书在人机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人机一体化思想的立论、理论体系、技术组成、关键技术以及该思想在智能系统的实现、控制和决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本书面向从事机器智能化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陈鹰:工学博士。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论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