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了郭志刚近几十年中对中国生育率及有关问题的30篇学术论文,系统反映了他在中国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阶段以来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包括他追踪借鉴国际人口学理论和方法,对生育率指标、方法与人口预测模型的探讨和改进,以及对中国人口调查数据的一系列应用分析的研究结果。 2004年.郭志刚率先提出中国时下的生育率很可能远低于当时的估计。郭志刚还认为,多年来人口统计陷入一个怪圈,即严重高估实际剩余水平,进而导致严重低估人口老龄化的风险。这事关人口发展战略决策和未来中国长期持续发展,是中国人口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之后,他认真地用数据和新方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多角度检验,并努力从多方面探索研究了中国生育转变过程的复杂性。 他还针对时下人口宣传中
国家安全是一个体系,人口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维护人口安全是始终值得高度重视的大事。尽管人口安全的概念提出甚晚.但一经提出就引起强烈的反响,这也足以证明人口安全观是一种全新的人口视角,标志着人类对人口问题认识的升华。 正因为人口安全观提出的时间不长,学术界在人口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不同看法也在所难免。从人口安全提出的逻辑起点和关注重点出发,本书认为人口安全是一种程度严重到威胁损害人的自身生存发展或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人口问题。即是说.人口安全问题是人口问题,但却是非常突出的人口问题;人口安全既是“人口的安全”(主体),又是“安全的人口”(客体);人口安全问题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动态性。
本书从考生的角度出发,在论述播音主持专业艺考生在备考阶段所需的各项素质的基础上,突出实战能力的培养,对如何提高考场上的应变能力予以充分论述。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各大名校日益严格的招生标准,作者专门介绍了成功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力求增强考生的文化底蕴,从而帮助考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书力求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以一个个生动的实例使读者了解本行业内幕,同时对于在职播音主持人加强文化素养也有帮助,是一本可以伴随主持人一生的参考书。
滇藏茶马古道,作为唐宋以来即形成的民间贸易通道,是联系汉、藏、傣、拉祜、哈尼、纳西、白、彝、傈僳等民族的纽带,它见证和反映了因古道而起、而兴或衰的西南边疆民族间的历史交往和联系,并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凝聚和形成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和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然而,古道这项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线形遗产却正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种种破坏,导致古道四分五裂、残缺不全,无法展示和表述英文化的多样性,亟待加以整体保护。同时,以遗产区域化保护为核心的世界遗产保护新思想“文化遗产廊道”为茶马古道摆脱重重保护危机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构建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成为我国滇藏等西南省区不容忽视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战略性文化工程。因此,《滇藏茶马古道:文化
《北大社会学·教授自选集系列: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收集了郭志刚近几十年中对中国生育率及有关问题的30篇学术论文,系统反映了他在中国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阶段以来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北大社会学·教授自选集系列: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包括他追踪借鉴国际人口学最新理论和方法,对生育率指标、方法与人口预测模型的探讨和改进,以及对中国人口调查数据的一系列应用分析的研究结果。 2004年.郭志刚率先提出中国时下的生育率很可能远低于当时的权威估计。郭志刚还认为,多年来人口统计陷入一个怪圈,即严重高估实际剩余水平,进而导致严重低估人口老龄化的风险。这事关人口发展战略决策和未来中国长期持续发展,是中国人口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之后,他认真地用数据和新方法对自己的观
《岳麓书院国学文库:湘湖文化与巴蜀文化》是“湖湘文化与巴蜀文化首届高层论坛”论文选集。《岳麓书院国学文库:湘湖文化与巴蜀文化》共分“湖湘文化”“巴蜀文化”“湖湘文化与巴蜀文化之间的关系”三辑,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近年来湖湘文化与巴蜀文化研究领域的成果。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大问题,时至,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生存、‘发展、求知、创造是人性概念的内涵,而作为人类行为动机的各种欲望、冲动和情感则构成了人性的外延。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前者如孟子说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及其发展而成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后者则有罗素所说的贪欲、竞争、虚荣心和权力欲,这些都是永远无法满足、越满足就越膨胀的。人无完人,从其善者为善人,从其恶者为恶人。??人是社会动物,人性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形成了政治领域中的权力分配和经济领域中的收人分配这两个核心和两难的问题。迄今为止,人类仍未能妥善处理好这两个问题,因而我们需要通过伦理道德来弥补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不足,提倡仁义礼智等人性中善的方面,抑制、调节和转化恶的欲望、冲动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