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卷里的青岛(续篇)》在对诸多档案资料作仔细梳理和考证的基础上,从名人踪迹、史事钩沉等多个方面,讲述了青岛在20世纪之初走过的斑斓壮阔的历程。
本书是我国著名国画家许勇先生编绘的画马技法专著。许勇先生为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其研习画马技法已近50年,创作了大量马题材的作品,为我国现代画马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其作品《李自成》、《嘎达梅林》等70年代曾轰动画坛,作品中对马的刻画出神入化,充分表现了作者在画马方面的成就。本书以大量的章节和范围介绍了画马的步骤,展示画马的过程和具体方法,通俗易学,对广大画马爱好者具有很好的示范及借鉴作用。
《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人类学随笔》中具体包括了《腹与蛇“不同文化中的他者观念国际》、《中国学术的“语言时尚”问题》、《从教室空间的“小处”人手,改革大学教育》、《从“新生事物拜物教”看“破坏性建设”》等文章。《由此及彼由彼及此》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韩众城著的这本《此邦犹是旧山河:浑源近代轶事》以清末民国时期浑源文化、商业名人的成长及经历为主要内容,辅以浑源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再现乡贤风范,敦实地域文化。既是当地文史资料的重要补充,也是对浑源乡贤文化的诠释和传播,具有很高史料价值和可读性。
人类历史的进步是人类追求自由并一步步实现这种追求的过程。透过历史上对自由的各种各样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自由并不是单纯的人的本质和能力,也不是世界的现成秩序及其内在必然性。自由的问题,从来都不能摆脱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去思考。问题总是在于,构成人的自由的,事实上只能是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人的智慧和世界的秩序,人的内在必然性和世界的外在必然性,人的需要和外部条件,人对世界的感性接触和思维把握,人的意志和理性,人对现实的超越和服从.等等。一句话,人的尺度和外部世界的尺度的统一。
知识学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产生,并进入了分类体系,1990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首次列出“知识学”学科类目,置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大类下的“G3科学、科学研究”,分类号为G302。1999年第四版、2010年第五版均保留了“知识学”类目。知识学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如今对于知识学的研究是科学视角下的研究,在信息社会的环境下,研究知识学对人们至关重要。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2004年后,作者开始在南开大学开展知识学的系统研究,形成以博士生和硕士生为主体的知识学研究团队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本书则是在此基础上完成。为全面系统地研究知识及知识活动的相关问题,本书整合各学科已有的知识研究成果,构建新的知识学理论体系,对知识环境、知识技术、知识组织等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提出知识控制
《当代人类学十论》作者以“公共性、”“植根姓”和“前瞻性”三个关键词来概述当代人类学的特征,不仅是为了表示对最近十年间国际人类学和社会学“公共转向”趋势的关注和认同,更是对人类学专家主动参与公共议题讨论并得到公众认可这样一种前景的展望。本书各章是作者基于田野体验和教研经历对当代人类学在全球化和地方转型的条件下如何定位和重构的初步反思和总结。议题包括:当代人类学的文化之道和田野之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学解读、发展与性别问题的公共意义、都市空间重构与社会记忆和地方情结、文化全球化与多元信仰实践、公共卫生风险的人类学考察、“正常”与“非正常”的医学人类学之辩等。
《蒙斋印话》是山西书法家林鹏先生的艺术评论集,作者以自己所刻的代表性篆刻作品为贯穿,将印章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林先生为全国知名的大书法家,也是篆刻高手,该文集的出版势必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蒙斋印话》的出版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