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冲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相遇时发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它不仅表现在个体间交往的心理、语言、行为层面上,也发生在文化群体如民族、国家以及更大的文化群落中。本书从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角,跨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问题,媒体与文化冲突,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策略四个视角揭示了多元文化环境下的文化冲突,它们既是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所在,亦是跨文化传播的理论生长点。
李彬所著的《传播符号论》一共六章,犹如交响曲的四个乐章:乐章是“导论”;第二乐章包括“语言与符号”和“结构与符号”,涉及前述三个层面的符号构成问题;第三乐章是“符号与意义”,论述符号的意义问题;第四乐章包括“文本与诠释”和“话语与权力”,围绕符号的解释而展开。
本书共10辑,收人物54人,以创办或主持过在外有重大影响的出版机构、在出版理念或某些重要出版领域有独特建树、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专职或兼职出版工作,并且目前已经辞世者为主,包括张元济、舒新城等。每个人物的研究资料,选自近百年来公开出版的数千种图书报刊,按本人著述、亲属回忆、研究著作三类依次排列。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编,河南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中国编辑学会首批科研立项成果之一,由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历时7年编纂的10卷本大型出版史文献集《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最近在河南出版社一次性推出。这是三位编者继上世纪末编纂出版8卷本《中国当代出版史料》之后完成的又一重要成果。 全书选收54位20世纪中国杰出出版人物的研究资料600余篇,存目千余篇,计425万字。每个人物的研究资料包括
本书从农民受众的视角,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工具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体系中的几大要素诸如受传者、信道、传播效果、传播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实证研究;调查范围涉及相对固定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2个乡镇103个村,获得了丰富的手资料。内容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对农村的影响研究,特别是本书就中国乡村信息传播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