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出版史研究综论(1921-1949)》内容有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活动研究综述、人物及个案研究篇、毛泽东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综述、张闻天新闻出版思想与实践研究综述、恽代英新闻出版思想与实践研究综述、《大众哲学》的出版、传播及其启示意义等。
本书对全国各地目前收藏的抗战时期重要期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收集并整理了大批珍贵的手期刊资料,填补抗战史和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的一些空白。依据这些手资料,弄清每种期刊创刊的经过、旨趣、主要内容、总体思想倾向,将限度地为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资料线索,也将成为近代史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十七年”时期出版的长篇小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图书出版的重要部分。本书以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原始版本和相关研究文献,在系统介绍其出版环境与出版概况基础上,对该时期长篇小说的出版、传播和接受情况进行重点分析;从题材类型、情节模式和人物形象出发,阐述其内容情况;从图案设计、色彩设计和版式设计角度探讨其出版形式特点;本书还对这一时期长篇小说的编辑角色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在版本比较阅读基础上阐述了“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版本的修改情况与修改原因。
本书由史料编和研究编组成。史料编完整地收录了上海书业同业公会各个时期包括上海书业公所、上海书业商会、上海书业联合会、上海市书商业同业公会在内的涵盖1906年至1953年的主要章程、业规、划一图书价目实施办法及相关应用附件等。研究编系统研究了上海书业同业公会的历史,详细梳理和论述了上海书业同业团体嬗变发展的过程。全书史论结合、资料与观点并茂,是了解和研究近代中国书业发展的一个可资参考的文本。
本书以历史时间为经,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纬,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大背景下,对民国各个时期的出版历史现象和出版活动进行全景式的阐述。对民国三十八年的图书业历史,从行业经济史和出版文化史两个维度,进行宏观把握与概括。同时对有影响的出版机构和出版人物个案进行了微观研究和分析,对出版活动过程中商业利益和文化价值之间的平衡关系,给予了特别关注。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业源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事业,既探讨绍往,亦昭示先机,有细致深入的论述。
本书以历史时间为经,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纬,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大背景下,对民国各个时期的出版历史现象和出版活动进行全景式的阐述。对民国三十八年的图书业历史,从行业经济史和出版文化史两个维度,进行宏观把握与概括。同时对有影响的出版机构和出版人物个案进行了微观研究和分析,对出版活动过程中商业利益和文化价值之间的平衡关系,给予了特别关注。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业源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事业,既探讨绍往,亦昭示先机,有细致深入的论述。
李明山编著的《中国古代史》梳理出了中国古代保护观念产生和发展的源和流;将中国古代各个主要时期(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观念和辨伪实践的特点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显示了出来;通过挖掘探讨中国古代古籍辨伪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结合现当代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把中国封建时代的保护的成就和贡献凸现出来。《中国古代史》的完成,使“中国史”的古代部分的系统研究空缺得到填补,凸现了中国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地位,驳斥了“中国西来说”和外国学者的中国古代只有精神控制没有保护的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