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现代新闻思想发展的学术特征,首先梳理了中国现代新闻思想的演变规律,勾勒中国现代新闻思想的演变进程,在对中国现代新闻思想进行宏观考察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采访、编辑、媒介经营与管理、自由、报刊舆论、伦理、教育、学术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内容与特征,从八个侧面分别透视中国现代新闻思想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实现了中国现代新闻思想研究的宏观概括与微观分析的有机结合。《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概括了中国资产阶级新闻学研究的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1896至1898年问,各地维新志士组织的学会有40多个,创办的报刊有70多家,形成近代新闻史上中国人办报的第一个高潮与国人研究资产阶级新闻学的第一次高潮。其研究特点是:受西方政治家办报思想的影响,以理想化了的英国《泰晤士报》为报纸的楷模,办报的目的,是为了改革政治
《媒介心理学:记者思维模式与新闻文本生成》讲解大众传播与文化发展各阶段的思维模式与新闻文本的相关性,分述记者的6种思维模式(思维、理性思维、实证主义思维、驱动思维、人本主义思维、网络思维)及与之相应的6种新闻文本(神幻文本、劝导文本、实用主义文本、享乐主义文本、意义显现文本、网络文本)。 本书不是面壁之作,而是一个有理想、有科学精神的团队,在20余年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总结报告。作者所在的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研究团队,在俄罗斯一家报纸编辑部设立心理部,对受众群体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对新闻文本进行媒介心理学分析,本书即此项长期研究的成果之一。 本书是一本“取法乎上”的书。书中没有讲解如何选择新闻标题与图片、如何设计新闻版面、如何组合新闻的六个W等内容,作者注重的是分析上述
本书通过全方位采访、以独特视角、解读白岩松与《新闻周刊》。全书内容分三部分:上编主要从宏观上横向评析白岩松分别作为记者、主持人、制片人所表现出的素养及其语言的个性特点;中编主要以《新闻周刊》为主进行个案剖析,以及特别节目《岩松看台湾》、新主持的节目((360度》和体育节目等的评析,并以此解读白岩松及其主持艺术特色;下编是访谈,包括白岩松本人、《新闻周刊》的制片人等与白岩松共事的人、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观众等。 ???本书是送给广大年轻主持人、主持专业学生及有志于成为主持人的青少年朋友的一份礼物。是一本既可以被称为学术著作,又可以被称为专业教材的好书。同时语言平实流畅幽默,也适合社会大众阅读。
融合是新闻业革命性进化的趋势,正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涌现。受众越来越细分、数字技术迅速发展,跨媒体所有权成为可能等是融合涌现的主要原因。本书以大学新闻学中融合理念为基础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在融合环境下任务编辑如何工作,如何提高表达能力,如何撰写新闻广播稿,如何为网站写作,如何利用信息图表法来强化报道,甚至包括如何使用数码产品制作和使用图片,如何身兼多职完成综合任务,随后研究了多媒体广告,评价了融合的公共关系所扮演的角色,探讨了从多个视角观察融合问题的方法。每一章都包含了实例和练习。本书的作者既精通融合的理论知识也熟悉媒体运用,本书适合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使用,也适合新闻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