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传灯录》为北宋真宗朝吴僧道原所作禅宗灯史。其书集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家五十二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的传灯法系。此书编成之后,道原诣阙奉进,宋真宗命杨亿等人加以刊定,并敕准编入大藏流通,因此《景德传灯录》在宋、元、明各代流行极广,对教界文坛都有很深的影响。但是受近世禅宗研究重前期禅史研究的风气影响,学界对此书的关注有限,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景德传灯录〉研究》共六章,前为引言,后为附录。引言部分对近世禅宗研究及《景德传灯录》研究的状况进行了回顾,并阐明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所持的视角。正文六章对《景德传灯录》的成书背景、《景德传灯录》之前的灯史撰作、《景德传灯录》作者与成书、《景德传灯录》的刻印与版本、《景德传灯录》的注文、《景德传灯录》的文学性研究、《景
《上海博物馆展陈设计》是关于博物馆陈列设计方面的专著,并由上海博物馆陈列设计部编著。书中介绍了上海博物馆陈列设计部的是依据专业部门的陈列大纲,进行陈列展览的平面、形式、效果结构设计和陈列布置。通过悉心设计,把一件件孤立的文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陈列体系,把专业部门的陈列大纲形象地加以展示,使观众在喜闻乐见中悄然接受陈列设计理念,让观众通过参观展览得到美的享受,审美情趣的提升,历史和文物、美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熏陶。在陈列艺术设计方面,以简洁、高雅为美学追求目标,尽大可能体现文物之美,排斥一切喧宾夺主的浮躁。全书配以大量详细的说明性图例,图文并茂,是一本值得展陈设计工作者及设计爱好者们学习和参考借鉴的图书。
本书对詹姆斯·凯瑞的仪式传播观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全景式地展示了仪式传播思想的产生与流变过程、概念体系、学术贡献和理论缺陷,也为读者绘制了关于传播的一幅奇异图景,对传播作出了“另类”解读:从仪式的角度看传播,传播并不是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传播的起源及境界,不是指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本书能引发你对传播的这些观点重新思考。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霞晖渊映:南京图书馆藏过云楼珍本图录》从南京图书馆所藏541部过云楼藏书中,遴选90部做成图录,每种书前为提要、后附书影,包括宋刻本7部、元刻本7部、稿抄本20部(稿本9部、抄本11部)、批校题跋本21部、明清刻本35部。提要文字为南京图书馆专家撰写,由版本目录学家沈夑元先生审定;书影包括摆拍图片和原书图片,摆拍图片为南京图书馆聘请专业人士拍摄,其中包含了诸多审美元素的融入,原书图片为我方聘请专业人士赴南图拍摄,精度、颜色、密度等方面均质量上乘。
《科学技术论手册》是国际STS的学术组织4S学会为梳理STS研究的成果和思路而组织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研究项目的成果。书中从所有涉及到的角度对STS这个有着众多分支和流派的大学科进行了的清算。是国际STS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在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学、科学伦理学、SSK等等领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数十年来不曾有人。
不可否认,19世纪末、20世纪的艺术的发展与艺术展览史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艺术的普及正得益于艺术的大量展览。同时,20世纪的现代艺术收藏也是伴随着展览史的发展而兴起。而策展人无论是在艺术品的展览,还是收藏博物馆的建立中都则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很多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创始馆长都是策展界的先驱。策展人的职业身份也在艺术展览中得以逐步确立,近些年来,互联宣言在策展人、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创建的纽带逐渐显现,为了勾勒出艺术社区内新策展实践之间的关系网络,以及追溯策展人共有的影响力,《策展简史(话语实践卷4)》通过采访11位策展人,对他们的策展经历做了深入的挖掘,有助于我们透彻清晰地认识策展人的身份,而他们的经历对于我们深入拓展和研究当代艺术也有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