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始于甲骨,归于草,较早系统完备的起点乃为说文。字本无体,外衣不同而已,甲骨金文大篆乃初生之幼童,天真烂漫,隶楷乃西装革履,正襟危坐,草书乃灯光聚秀,超然之舞。历代习书者,苦于汉字各体纷繁久矣,常常是顾此失彼,难以打通。本书稿《常用汉字字法演义图集》试图从篆字到草书,以型为主,音为辅,做一些归类,探求其演变规律,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可像字典一样查阅的工具书 字法演义图 ,把握规律,节约时间,提高练字实效。
《上博楚簡文字声系》 (一、~八)為2012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全書共8册360万字,主要分 正編 、 合文 、 附錄 3部分。 正编 依上古韵部系字,凡30部。每韵之下依上古聲紐系字,凡19紐。每個聲首所系諧声字依形旁分類而排列,大致按 人 、 物 順序排列。書後附筆畫索引、拼音索引等。 《上博楚簡文字聲系》(一~八)窮盡式地搜集上博楚簡文字资料,吸取學術界的*成果,對于古文字研究,尤其是對于戰國文字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為*部全面研究上博楚簡文字的重要著作。
作者在前言中回顾了周原甲骨文自发现以来的研究状况,对学者们多年来的研究作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目前周原甲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指出,由于学者们在“王与周方伯”、“(册口)周方伯”、“宗的位置”等问题上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了周原出土甲骨“商人说”、“周人说”和“卜辞出于商人之手,记事刻辞出于周人之手”三种不同的观点。此外,作者还详细介绍了周原甲骨目前的保存状况和保存地点。 正文部分展示了周原甲骨的放大照片,清晰地显现出周原甲骨文的本来面貌,它使学者在辨认周原甲骨文的同时,把研究引向深入。作者对原来被认定的300片甲骨重新进行辨认,提出H11:62、79等58片甲骨为非人工刻划甲骨,当不属于研究的范畴;H11:149、166等16片甲骨为刻划的界栏和符号甲骨,其余的甲骨文当是研究的重点。
本书从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作用、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利用、利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利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举例等方面,研究了形体特点对古文字考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突破了以往对单个疑难字形进行考证的方法,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具体的考释工作中总结规律、归纳方法,将发现的文字现象运用系统的理论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大的学术价值。
在当下,医与护,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孰轻孰重?人们心里自有一杆秤,我曾为此份倾斜发声,从南丁格尔的抱憾(未能像奥斯勒那样获得爵位)说起,呼吁我们需要一批护理学院士,以提升护理界的学术地位。我知道,仅仅是呼吁无济于事,还需要提升护理的学术内涵、学术自信,临床心理、叙事护理都是逆袭的好门径。在身心社灵全人医学模式日益兴盛的历史时刻,借助于这两只翅膀让护理学高飞,让护理人精进,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契机。我想,这两只翅膀也是李春气场的厚实底气,无疑,学术底气厚重,职业气场才能闳阔。 这本细叙叙事护理督导的新书就是李春学术气场传递的重要媒介,通读全书,感受到她和她的伙伴们不凡的“控场”能力。大家都知道,临床叙事的督导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其角色有三:一是叙事护理境遇的营造者,叙事护理
本书是中国古文字研究会2012年的会议论文。收集了百位学者关于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的相关研究文章。
《中国古文字学导论》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商代甲骨文、西周青铜器铭文、东周青铜器铭文、侯马和温县盟书、汉代简牍行政文书等。
清代小学大盛,素有说文四大家之称,桂馥即其中之一。他的说文义证五十卷,取许氏说文与诸经之义相疏证,为其毕生精力所萃。桂馥在札朴中亦多从小学出发,考订经义、文字、名物,援引宏富,辨证精详。每下一断论,文搜例证,加以归纳。如卷八韩勑碑条释“复”、“发”二字,于“复”征引经史碑志十八处,归纳为“免其赋役”为“复”。于“发”征引二十四处,归纳为“发谓调发”。卷三证“点”舆“玷”同,卷四证衍舆“羡”通举例亦多至一二十处。卷四“案”字条,首先引玉篇,说明“案”字有两义:“几属也,食器也。”桂馥为证明这两义,从字书、韵书、经史徽引近三十处。 桂馥治学态度谨严,在朋友间遇有不同意见不仅能讲出自己的见解,而且能和盘托出别人的不同意见。如卷七贡条,桂馥首先引文选卷十四班固幽通赋“周贾荡而贡愤
本编收录文字选自文物出版社《包山楚简》一书,分编单字,合文,存疑字,残字四部分,卦书录於後。入选单字凡一千四百四十二字,重文三千零八十八字,分别部居略依许慎《说文解字》。凡说文已有之字,字头以小篆书写,说文所无之字,以楷释棣定。入选合文凡二十八例,重文八十例,略依笔划简繁排序。入录存疑字凡一百一十八字,各字之下录词例,句例以便研究。入录残字凡三十字,大多為孤例,按简号先後排序。包山楚简是迄今发表公布的文字数量最多的一批楚简文字材料,深受外学者及书法爱好者重视。作者集数十年摹写古文字之经验,精摹此编,字形准确,编排合理。全书手摹制版,近300面,由张政烺先生题签,李学勤先生作序。
本书共分为十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宋元文章学著作述略;宋元文章学兴盛和成熟的历史契机;宋元文章学的基础:时文以古文为法等。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研究》编著者李子君。本书以《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为研究对象,以宋代韵书史、音韵学史为背景,分别就其对《礼部韵略》反切的改易、小韵的分并、小韵的增补、韵字的增补、又音增加等内容作了专题考察,对该书的特殊音切、所增韵字又音的内涵等语音现象加以综合分析,深入挖掘其产生、存在的语言依据,以寻求对这些特殊语音现象的合理解释。在肯定该书对宋代语音史、处衢方音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同时,也对该书存在的严重失误作了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