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汉语言文字系列”望岳文库“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有绪论;清代山东方言的声母;清代山东方言的韵母;清代山东方言的声调;清代山东方言毕韵轻声和儿化;《日用俗字》语音研究;《万韵书》音系研究;《等韵便读》音系研究;《聊斋俚曲集》用韵研究;《韵略新抄便览》音系研究;《七音谱》所反映的山东方音等。
方言学的教科书里告诉人们:研究方言可以指导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可以为探讨汉语的结构规律以及汉语演变的历史规律提供重要依据。这些说法并没有错,可是你要这样答复外行的人,他还是难以理解。 其实,研究方言还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教科书,是人类思维的结晶。方言里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记录着人们认识活动的每一个进步。以往我们从这方面去研究少了,方言调查研究成了枯燥无味、繁难琐碎的工作,辛苦得来的研究成果则往往不受欢迎,难以发挥作用。
本书是一本按潮汕话韵母、声母、声调查字的语文工具书,采用潮汕话声韵代表字直拼、潮汕话拼音和普通话拼音对照的形式。可方便地供讲潮汕话的人特别是小学、初中生在遇到不会写的字时通过自己的口语语音查找所要写的字;也可供讲潮汕话的人对照学习普通话;对其他方言区的人了解、学习潮汕话也有帮助。本书例字充实,音形并举,分析简明,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的认识、学习潮汕话和普通话的辅助教材。
《凉山彝语基础会话》全书共分为三章,章为彝族语言及主意概况,由彝族及彝语文概况、彝语语音基础知识、声母、韵母、志调五节构成;第二章为彝族基础会话,共三十节构成;第三章为故事及文献节选,共五节构成,各节里从彝族名著里选取了若干故事和有教育意义的篇目。最后附录里900个词汇是彝语里最常用词汇。 本书在彝语会话部分里,同时使用了彝语注音符号和国际音标,非母语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彝语注音符号和国际音标自学彝文。 本书是由木乃热哈副教授和叶康杰博士共同编写完成。
褚半农著的《走到今朝的上海方言》分为“历史上的上海方言”“漫说方言特色动词”“词语理解和书写”“词条再定和词义再释”“《金瓶梅词话》和吴语”“上海方言像黄金瓜”六部分,话题广泛,一文议一词。对错用、误用等词语释疑解惑:对濒临消失的传统词语,则联系文献释义,并配置图片,方便理解。作者十分熟悉传统方言,书中对明清以来沪(吴)地文献涉猎广泛,旁征博引,是一本学习和使用上海方言的很有价值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