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汉语中的词汇化现象及其规律。所谓词汇化,是指原来非词的语言形式在历时发展中变为词的过程。词汇化与语法化一样,都是语言单位从理据清晰到理据模糊、从分立到融合的变化。除联绵词与音译词以外,占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主体的双音词在历史上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词汇化的过程。历史上反复出现的词汇化模式可能变为后代的构词法,当构词法确立之后,复合词就有可能直接通过构词法产生了。 ???历时的考察可以发现,汉语双音词有三类主要历史来源,一是从短语降格而来,二是从由语法性成分参与形成的句法结构中衍生出来,三是从本来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但在线性顺序上紧邻出现的两个成分所形成的跨层结构中脱胎出来。其中,从短语降格而来的双音词最多。由每一种方式变来的词在词性上都是多样化的。 ???对于短语的词汇化,虽然
本书科学考论了古代文化词语。所先文章有内在的组合规律,20篇训释文章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语言而求文化,一类是由文化而求语言。后者主要是解决文化问题,共有四篇:“豆腐”篇、“信使”篇、“传”篇、“食制”篇。四篇研究的文化结点和方法也有不同。前两篇是分别研究食品史上豆腐的起源、邮驿史上民间通信的问题,前者是结合一物异称的探索,后者则是利用四种动物词的比喻、联想义即俗称文化义。 写作本书后半部分已是繁花似锦。它们是以“古代文化词语训释研究”列入原杭州大学:“211”社科项目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