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王铎字典对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的文字进行了分类整理。
无
本书是对世界语言中语法形式和结构式单向性变化的最重要的总结,是作者十年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用以发现不同的语法意义是如何原则上互相关联的工具,探讨了如何处理一词多义与异形同义现象,以及为什么某些特定的语言形式却同时具备词汇功能和语法功能等问题。
构式语法理论是国际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受到学者的极大关注。基于语言学、语言习得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本书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以下理论问题:为什么构式本身具有独立于词的意义,构式在解释句子的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时起着什么作用,构式和其成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构式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怎样系统地研究构式,以及构式的能产性程度。本书还对英语中的双及物构式、致使一移动构式、动结构式、以及way构式等四个构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解释。 对于研究兴趣在理论语言学、句法学、语义学、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领域的师生而言,这是一部很值得研读著作。
汉语单复句格局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印欧化理论无法容纳汉语流水句的事实。就“结构观”而言,汉语流水句不像印欧语一样具有主谓结构、谓语中心;就“范畴观”而言,汉语流水句不像印欧语一样可以分出小句和句子、单句和复句、并列复句和主从复句。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研究转向由“单复句”转向“流水句”。本书着重评述:一、单复句学说的源流,介绍单复句学说发展过程中值得重视的十三种论说,并从中评辨“局部改良”与“全面改革”两条路;二、单复句学说的困境,指出单复句研究的种种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划分困境,这一困境本质上指向的是汉语的句子观问题;三、从跨语言的角度看单复句问题,指出句子层面的种种划分问题具有跨语言的差异性以及理论的特设性,但也存在某些重要的基础性共识;四、流水句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