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黄厚江共生写作教学基本课型及典型案例》教师的作文教学如何才能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发挥作用呢?不是写作知识,不是写作方法,不是范文,也不是作文评分标准,有效的途径之一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文,是教师融进学生的写作过程,是教师用自己的写作体验激活学生的写作体验,是教师用自己的写作经历丰富学生的写作经历。这就是师生共生的写作教学。
简牍日书为出土文献,专业性强。日书类简牍的社会史研究是当前简帛学研究中的小热点,但日书文献的语言关注不够充分;本研究将日书文献作为语言研究的对象,既解读了日书文献的语言研究价值,又能为以日书语料为研究对象或以日书语料为支撑论据的其他诸学科的研究提供文本解读服务,研究视角新颖。本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研究目的重视日书语言特点解读与日书语言研究之于其他学科的应用。日书的语言研究有弥补日书材料语言研究不够充分的作用,能有效服务于日书材料的阅读和使用。此外,《简牍日书文献语言研究》四个附录既有总结当前研究成果之效,又能为深化已有研究或寻觅新的研究视角提供资料,具有的研究导航作用。
《常德方言》由李永明著
《方志写作学基础教程》是一部系统研究方志写作问题的学术专著。作者韩章训以现代哲学活动理论为指南,以分析方志写作主客体关系为切入点,以探究方志写作基本规律和方法为重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方志写作理论进行一次新的探索和整合。全书按照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相统一原则进行谋篇。卷首设绪论;卷中主体部分设12章,即写作观念、活动、总术、体例、体裁(上)、体裁(下)、技法(上)、技法(下)、筹备、运思、行文、修辞,计40多节;卷末附论志书音像片。本书在阐述方志写作基本理论过程中,注意与相关学科开展对话,且提出一系列前沿性的学术观点。因此它不仅具有现代学科通论所应具有的横贯性、基础性、整体性、现代性和前瞻性,而且视野比较广阔,体系比较完整,是一部富有新意和具有现代形态的方志写作学通论著作。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中华民国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海内外对他的研究著作可以说汗牛充栋,无所不包,对蒋本人及其相关历史的评价也有天壤之别。本书拟以斯坦福大学的蒋介石日记为基础,参考台湾公布的“蒋中正总统档案”相关内容、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公布的蒋介石档案与其他珍贵资料为骨干构架,主要依据蒋自己的记录(日记摘录、函电等)叙述蒋介石在重大历史事件(如陈炯明叛变、中山舰事件、北伐、四一二、编遣会议、济南惨案、九一八等)发生时的心理与情感、判断与应对;蒋介石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重要人物(如宋美龄、蒋经国、陈诚、胡汉民、白崇禧、胡适等)的评价及他的自我评价与内省。同时结合作者及学术界的全新的研究进行点评。
书内容包括韩国历代汉文字典凡16种。如:《训蒙字会》《字类注释》《全韵玉篇》《第五遊》《新字典》《字林补注》等,。历代词典凡10种。如:《财物谱》《广财物谱》《方言类释》《古今译林》《译语类解》等。历代汉文韵书凡8种。如:《华东正音》《东国正韵》《四声通解》等。历代汉文字谱凡9种。以上材料在中国具有首示性系统性。将其进行全面的梳理介绍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辞书在东亚文化圈传播的历史,更可以借鉴跨文化和跨语言背景下,汉字形音义的发展脉络。尤其是韩国汉文辞书编撰的高峰期在中国的明清两代,韩国汉文辞书中所包材的材料对于近代汉语的研究可谓他山之石。
本书所收论文来自于作者近年发表的较为重要的学术成果,其中包括汉字构造、甲骨断代、甲骨形态、甲骨考释、甲骨虚词、非王卜辞、金文考释等诸多方面,涉及到甲骨、金文、商代历史等多个方向,是一次对作者学术水平较为综合的展示。本书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甲骨、金文等出土文献材料的重视与利用,解释并解决了诸多学术难题。同时,本书提倡创新,书中观点多有对学术发展的指导意义,如提出“二书”说,以统辖“六书”说,解决了“六书”不能囊括所有汉字构造类型的问题。可以说,本书既是对作者三十年学术生涯的总结与回顾,也对后续的研究有启发价值,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八思巴文虽然早已成为死文字,但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珍贵。八思巴文研究是西藏法律文书研究的一部分。在古文书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判断文书的真伪,判断的依据之一是文书的外部特征,包括书体、书写材料,特别是公证方式。
大学英语深层语法,ISBN:9787302092056,作者:王国栋编著
《蒙古族书面文学的基本体系研究:社会变革与蒙古族文学(蒙古文)》讲述了:蒙古学研究无论是在我国历史文化研究中,还是在世界历史文化研究中,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我国历史文化研究中的许多疑难问题有待于通过蒙古学的深入研究得以解决,世界历史文化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也同样如此。蒙古学研究的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人文科学研究的发展繁荣程度。
坡芽歌书是壮族文学百花园里的奇葩,她生长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以其别致的结构、浓缩的表征、丰富的内涵、特殊的传承而引人瞩目。目前发现的坡芽歌书虽然仅仅81个符号,但她在世界文字的丛林里独树一帜。文字作为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其主要特征是有相对稳定的形态,记录并传达词素和词的音形义,可以在不同的结构中流动和反复出现,是扩大语言在时空上的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人类的文字通常分为表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三种类型,一般而言,文字都是一字一意的。
《古汉语范畴词典》是作者在吕叔湘先生的引导下,对古汉语疑问、时间语义范畴进行几十年研究的成果。《古汉语范畴词典(疑问卷)》包括自甲骨文至明清时期数千年间重要典籍中的疑问词语,分为十七个语义类别,每个词语按语法功能构拟出不同的句型公式,并列示书证。书中把古汉语疑问词语的语义、语用、语法三者有机结合了起来,为从事古汉语研究与教学、学习的读者提供了一份翔实的资料。
水族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她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及千百年来创造和保留下来的一种与甲骨文有渊源的独特文字——水书。水书运用于水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水族地区的丧葬、起造、婚嫁、出行、、入学、节令、农事、祭祀等活动都离不开水书,现在水族民间都还在使用。《水书常用词注解》主要集录了罗世荣从水族民间收集到的水书常用词并对每一个名词条目读音注上音标、进行汉语注释。在书末附有水书文化常识。